白云寺礼佛


礼佛千年古刹白云寺,留影千年国宝红豆杉,垂钓万亩军民水库,釆摘百年柿树……十一长假,去到朋友的老家——鄱阳县莲花山。初听朋友介绍,家住山上。以为离村独居位处较高地势之所。及至车行处,盘山路弯弯绕绕一路上行,直至山顶以为再无路,方知这个仅有二十余住户的小山村,离星星更近:北斗七星清晰可见,辽阔泛白的银河第一次见。朋友笑谈,他日定要在这院墙之上安个望远镜,夜观天象。

抵达时,夜幕已降,院墙外一路之隔的柿子树头,红的、黄的,在夜色中泛起星星点点的颜色,煞是好看。秋风沉醉,山顶已是一片寒意。最喜雪天的女儿说,下次来要带棉袄。

白云寺礼佛

次日清晨,我们驱车去了离村子不远的白云寺。依然路随山转,很多地方的急转弯,甚至需要刹车、倒退、再转向。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台阶上的正殿,已有人请香燃起鞭炮。这座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刹,供奉着9.9米的白玉观音,据说是历史上著名的观音菩萨道场。心虽向佛,却不曾奉佛,于是只好旁门左道探险去。大殿的一侧,一株1300年的红豆杉,陪伴寺庙历经风雨。又见几人从低处爬上来,沿着石阶小径往下,各有两处洞天,供奉诸神。再往下,一方放生池里的水几近干涸,依稀的几处红色,跳跃着生命的力量:几条红鲤,亦动亦静。茶树茂盛,棕叶恣意。

下山路上,一直感叹,步行该多好,可惜多了两个小屁孩。高高的山崖上,原生的树林,尚未经人工间植。柿子、板栗、弥猴桃、绿茶、菊花茶、山茶油,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尤其从山顶汩汨流下的清泉,滋养着一方水土。有一间屋子,背山面柿,一瓜一果劳有所获,多好。只是,现阶段的中国,城市似乎总比农村更有吸引力。年轻人倾巢而出,或打工或上学或学艺。回流的,多在城市呆不下去。蜂拥而来的是投资方、观光客。当朋友的朋友邀约一起在家乡开发投资时,朋友拒绝了,他想守住那片山那片水,那片难寻的原生态。钱在哪都能赚,但多少秀美山村过度的开发让童年的美好记忆一去不返。

军民水库钓鱼

相约军民水库钓鱼。这座水域面积一万余亩的水库,实有湖海之规模。从南昌来的路上,这水库便一路跟随,粗粗算来,相伴车程足有半小时之久。青山秀水,山水交融,水墨画作浑然天成。

我们欣赏着水岸美景,水中鱼儿却一点不领情,三人五竿,一人一尾,或一指、两指宽翘嘴鱼,或五指宽鲫鱼,就算打发了一上午。喜的是钓鱼之乐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

红黄柿子

朋友说,每年这里都会举行柿子节。可惜我们到的时候,节日还未来临。从小喜欢吃柿子,家乡却未曾见过柿子树。印象中那年去赣州的某个乡村,见到溪流旁高大的柿子树上,红的似火黄的似橘,却只可远观。此时,一棵,一路,成熟的柿子挂满枝头,低的伸手可及,高的扛起釆柿神器想吃多少摘多少。突然有种极易达到的满足感。

亲朋介绍,一众游玩客进得门来买柿子。朋友的家人即刻抄起长竹竿,背起大竹篓,转瞬,一大篓黄中略透着青的柿子就摆在了眼前。大红的柿子敞开了随便吃,将熟未熟的才打包售卖。想吃时,只要在待熟柿子的蒂口扎上️两根牙签,第二天即可享用。

除了过口瘾,我更喜欢柿子本身,或者说柿子成熟的颜色。那一红一黄,散落在村头田间、乡野山林,就是一抺丰收的景色,惹人沉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