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陶然:年度目標的底線:費用增長率不得高於淨利潤增長率

孫陶然:年度目標的底線:費用增長率不得高於淨利潤增長率

攝影:孫陶然

又到年底了,事情再多,班子也應該坐下來,拿出一點時間好好算算帳,一方面是對今年的工作進行復盤,另外一方面也要再次審視未來的戰略和考慮明年目標的設定。

這個時間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不止是說要早早開始行動,更在於說要在開始之前仔細的謀劃,通過對過去的覆盤以及對未來的謀劃,保證我們在開始行動之前選擇做正確的事,然後積極行動起來把事情做成。就設目標而言有三個要點:

第一,是指標的嚴肅性。覆盤時一定要嚴格對照期初的目標來審視完成情況,並進行相應的獎懲,這是對目標的尊重,也是一支隊伍戰鬥力的核心,有目標不去考評、不去獎懲比沒有目標還差,必須嚴格樹立:完成目標光榮,完不成目標可恥;完成目標是英雄,完不成目標是狗熊的理念。

第二,是目標的清晰性。很多公司最後覆盤時會對目標產生非常大的歧義,上級和下級對目標的理解並不一致,最後導致無法評估結果和進行考評,這是管理上比較常見的問題,必須解決。我們需要不斷地深化目標的清晰性,隨著經營的深入,不斷按照smart原則更清晰地對目標進行界定,對於每一個科目的定義以及每一個數據的統計口徑,都要有進行清晰、嚴肅的界定,確保沒有歧義。

第三,是目標的正確性。新目標的設定是否合適?僅就絕對數而言很難判斷,我反覆強調要給出相對數,要做四個對比: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和兄弟單位比、自己和同行比,以及和自己的終極目標比。目標的設定必須是進取的,今天的高點是明天的起點,而且目標的核心是增長率。按照進取原則,新一年的目標核心是:明年比今年的增長率不應低於今年比去年的增長率,自己的增長率也不應低於體系內其他部門的平均增長率,以及行業的平均增長率,這才是進取之道。但最核心的還是要和自己的終極目標比,

在拉卡拉,任何一個領域我們的終極目標都是用一到三個“三年計劃”,做到細分領域的數一數二,用一個“三年計劃”達成是卓越,兩個“三年計劃”達成是優秀,三個“三年計劃”達成是及格。我們每一年目標的設定,都要看是否在這些軌道上,如果我們新年度的目標,連及格這個終極目標都達不成,新年度的目標就是錯誤的和沒有意義的。

當然,在這四個比較之外,還有一個根本的指標衡量尺子,就是年度總體費用的增長率不得高於淨利的增長率。這是一個投入產出比是否經濟的問題,若我們的新增投資不能帶來同比的利潤增長,這個投資的效率就是不合格的。所以,任何一個BU新一年費用的增長率不得高於淨利的增長率。當然,具體來講,個別部門費用的增長率可以高於整體的淨利增長率,但就得有其它部門費用的增長率低於整體的淨利增長率,甚至是費用不增長或者負增長,來達到總體費用增長率低於總體淨利增長率這個指標。以高科技公司為例,研發的投入一般都是要超前的,所以研發的費用增長率很可能會遠高於整體的淨利增長率,但這意味著其它部門的費用增長率就應該低甚至是持平或者負增長,因為我們之所以投資技術,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若我們在生產效率上提高了,但是其他部門的費用增長率依然居高不下,那就失去了我們技術投入的本意。

不管怎麼說,對於經營者而言,制定年度預算指標時把握一個核心原則:新年度費用的增長率不得高於利潤的增長率,這是非常重要的。社會科學的特點就是沒有唯一正確答案,條條大路通羅馬,而為了求解必須儘可能讓能夠確定的要素先確定了。年度費用增長率不得高於淨利增長率,就是一個可以先行確定的要素,四個比較,是另一個可以先行確定的要素,這兩大要素確定了,最後設定的目標就會八九不離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