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圖回報,反而有大回報


做人,不圖回報,反而有大回報


在利他的過程中,有些人雖然不圖任何回報,但有時因緣不可思議,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收穫。

往昔,佛陀在因地時,每次佈施身體、財產、王位、妻兒,帝釋天問他是為了什麼,他都回答:“唯一想讓眾生獲得快樂,此外沒有其他希求。”

我們雖然無法做到佛陀那樣,但也應儘量無條件地利益眾生。在此過程中,有些人雖然不圖任何回報,但有時因緣不可思議,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收穫。

做人,不圖回報,反而有大回報

以前有個大學生,他讀書時沒有錢,只好利用課餘時間打工,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

有一天中午,他肚子特別餓,就去敲一家的門,想要點兒東西吃。

開門的是一個小女孩,大學生有點不好意思,但已經到了門口,沒辦法只好開口說:“我很餓,可不可以給我一點食物?”

小女孩給他拿來一杯開水、幾塊麵包。

他狼吞虎嚥地吃完後,問她要多少錢?小女孩說,家裡的食物很多,不要他的錢。

做人,不圖回報,反而有大回報

很多年後,小女孩長大成家了。有一天,她突然得了非常怪的病,在一家醫院做手術花了很多錢,但是根本沒有效果。

有人建議她去某某醫院,那裡有位醫術高明的醫生,或許能治她的病。於是,她就到那個醫院去,果然治療效果不錯,住院的時間也比較長。

出院時,她覺得住了這麼長時間,醫療費肯定是個天文數字。以前治病花了很多錢,現在錢也沒有了,所以結賬時根本不敢看。

做人,不圖回報,反而有大回報

後來,她鼓起勇氣看了一眼,賬單上寫的竟然是:“一杯開水、幾塊麵包,足以支付你所有的醫療費。”

那個醫生,就是她幫助過的大學生。

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其實,生命就像是空谷回聲,你送出什麼,它就送回什麼;你播種什麼,就收割什麼;你給予什麼,就得到什麼。因果是絲毫不爽的,只要你付出了,就必定會有收穫,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