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前日上午,北京聯合大學北四環校區校園裡驚現一道靚麗風景!16名身著豔麗民族服裝的青年人齊唰唰地出現在廣場、圖書館、餐廳,吸去眼光無數,引來好奇一片。

這可不是什麼快閃,也不是行為藝術,這是一群來自內蒙的優秀青年,他們將在校園裡與我們共處一年呢!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話說北京聯合大學今年7月在內蒙古興安盟與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成立北京聯合大學阿爾山旅遊學院後,為進一步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內蒙古阿爾山地區旅遊事業的重要指示,京蒙教育對口協作又一次取得突破。學校又一次與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共同創設了旅遊創新實驗班,依託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為興安盟的全域旅遊發展培養更多人才。

前日隆重開班,來自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的16名大二學生將在北京聯合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旅遊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這是內蒙古第一批赴京學習的旅遊業儲備人才。兩校將通過這種創新京蒙教育合作的方式,開拓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此次開班是北京聯合大學建校40週年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舉辦了隆重的開班儀式,校黨委書記韓憲洲與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文山共同為“京蒙高校對接旅遊創新實驗班教師工作室”揭牌。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廉福生致辭,介紹了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情況和阿爾山的旅遊資源,並表達了對我校的感謝。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韓憲洲指出,兩校共創旅遊創新實驗班是校際合作模式的一種新嘗試,有利於促進雙方在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管理服務等方面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實現互利共贏。16位身穿蒙古族盛裝的同學的到來為我校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希望實驗班同學能儘快融入我校的大學生活,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刻苦努力,學有所成,早日成才。希望兩校藉助京蒙教育對口協作的平臺,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為阿爾山及國家旅遊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李學偉在講話中強調,共建北京聯合大學阿爾山旅遊學院,創建旅遊創新實驗班是高校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具體體現,我校將在各方面給予旅遊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以大力支持,確保學生學到真本領,為阿爾山旅遊人才培養、旅遊教育事業發展和區域旅遊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旅遊學院常務副院長嚴旭陽與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範勇毅代表雙方簽訂了旅遊創新實驗班培養協議書。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兩校領導移交了學生檔案,還為實驗班學生贈送了書籍和學習用品,併為實驗班班主任、輔導員頒發了聘書。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實驗班學生代表和旅遊學院教師代表分別發言。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隨後,我們採訪了4位同學,來看看他們對於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有什麼感受↓↓↓

京蒙高校對接新突破,旅遊創新實驗班開班

從左往右:華成嬌 蘇力德 孫瑞瑞 薩初日樂圖

華成嬌:

  • Q:來到北京之後有什麼感受?
  • A:能有來首都學習的機會,要好好把握,好好學習。這樣才能不辜負聯大和母校對我們的期望。
  • Q:來到聯大有什麼感受?
  • A:這裡的設施、環境各方面都很好。現在就特別滿足,能有這樣的環境和學習機會,我感到非常幸運。而且學校在方方面面都很照顧我們,想方設法為我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 Q:對自己今後的學習有什麼目標和期待?
  • A:來到這裡這麼好的大環境,有這麼多的資源,一定要好好學習,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我們學習的是旅遊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希望以後可以為阿爾山的旅遊事業做出貢獻。

蘇力德:

  • Q:您來到北京之後感覺和阿爾山有什麼不一樣嗎?
  • A:我是從大山上來的,第一次來北京,感覺許多事物都很新鮮,都很先進。希望多多瞭解北京,增長知識,擴充見識。
  • Q:您來北京學習對自己有什麼目標和要求嗎?
  • A:我來這邊學習就是想將來對阿爾山旅遊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把這邊學的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學以致用。
  • Q:當初為什麼想要來北京學習?
  • A:我從小就嚮往北京,之前都是在草原仰望北京,現在終於來了,而且是在這裡學習先進知識,希望能更好地建設我的家鄉阿爾山。

孫瑞瑞:

  • Q:你們此次來是自願的嗎?有什麼名額限制嗎?
  • A:是自願的,但是需要通過選拔,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來北京看看,都想爭取來北京學習的機會。
  • Q:您對自己今後的打算和預期呢?
  • A:根據自己畢業後的實際情況做具體打算,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勁,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比方說我學習的是旅遊,將來可以從事旅遊、餐飲,哪裡需要我,我們就去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希望可以為家鄉的發展做點貢獻。
  • Q:您將來有回到家鄉發展的打算嗎?
  • A:來這裡就是為了更好的學習旅遊方面的知識,瞭解大城市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優秀文化,將來肯定想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為阿爾山的發展添磚加瓦。

薩初日樂圖:

  • Q:您作為大一的學生,在今後的一年內對自己有什麼目標嗎?
  • A:我是插班進來的,回去還要重新補大一的課程,既然花了一年時間來這,就要好好學習,這是最重要的。回去以後還可以跟我們那邊的人分享下在這邊的經歷、氛圍什麼的,讓更多的人瞭解北京。也會和我的同學們分享在這裡學習的東西,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 Q:您希望此行有什麼收穫呢?
  • A:想收穫一些在我們那邊學不到的和接觸不到感受不到的東西,增長見識,開拓眼界,更重要的還是提升能力,將來回報社會。
  • Q:您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能代表你們內蒙古那邊特色的東西嗎?比如方言俗語什麼的?
  • A:saibaineng!(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