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俄學者視域下的中國改革經驗及中俄關係發展

李旭:俄學者視域下的中國改革經驗及中俄關系發展

天安門廣場中俄國旗迎風飄揚

中俄兩國在政治制度、民族性格、意識形態等多方面存在著差異,相互尊重發展差異是中俄兩國保持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礎。

中國自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經驗”就備受關注,各國學者從不同視角作出解讀。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以及經濟所的學者解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他們是著名的漢學家,長期關注中國改革進程,而且和中國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力求及時、準確把握中國發展的動向。遠東研究所大多數學者對中國改革表示讚賞,普遍認為中國經驗對俄羅斯而言,是最適用的改革經驗。

  • 中國改革經驗對俄羅斯的啟示

俄羅斯學者把中國改革成功經驗主要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中國改革遵循了整體性、關聯性、長期性的漸進式發展過程。

原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東方學家米哈伊爾·季塔連科(Mikhail Gitanenko)曾指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改革之初反覆強調“摸著石頭過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及“實事求是”,邊實踐邊總結,反覆思考,使得改革在謹慎但又不間斷中得到發展。為此,中國政府制定了長期戰略發展規劃,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改革具體方略先從農村改革入手然後推行到城市改革,先從經濟領域著手,然後推進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同時,考慮到改革有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相關狀況,政府積極制定相應政策,完善法律體系,逐步消除行政壁壘和思想意識阻礙,保護私有財產和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

第二,政府為改革發展創造條件,管控改革發展進程。俄羅斯學者認為,中國政府積極為改革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從中央到地方積極吸引外資,地方政策正朝著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方向發生轉變,經濟去政治化被納入地方政府政策。同時,國家關鍵部門改革中保留了政府對該領域的監督管理,確保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季塔連科強調,對於轉型期國家而言,需要對過去陳舊的、習以為常的制度進行改革,在此過程中需要強勢的政權,但這種政權並不僅僅依靠強力機關,而是建立在人民的信任和認同基礎上,代表著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三,改革落腳點始終放在強國富民上,人民群眾始終是改革開放的主角。俄羅斯學者指出,俄羅斯最初的企業私有化改革企圖通過私有化綱領使國家變成各種不同形式的私有制,但實際上大多數居民同這種所有制並沒有任何關係,並形成了管理者分割國家財產以及私人壟斷局面。與此同時,國家對社會各領域失去控制,引發了失業人口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貧富差距加大、平均壽命下降等現象。而在推進中國改革的過程中,鄧小平始終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儘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正是由於人民生活水平在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切實提高,改革開放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和認同。無論是農村土地改革還是城市國企改革,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人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改革開放成果惠及每個老百姓,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平均壽命顯著提高。

  • 中俄關系未來發展

俄羅斯有學者曾經非常消極地預測中俄關系,認為中俄關系的前景並不樂觀,俄羅斯歷史上曾多次侵略中國,擴張成性,掠奪了中國大片領土,因此,中國人在心底並未真正原諒俄國人。但事實證明,中俄兩國都摒棄了歷史恩怨,兩國關係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發展與合作才是大勢所趨。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俄兩國關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未來繼續塑造健康的中俄關系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真誠交流治國理政經驗,努力推動“共同發展”。中國和俄羅斯作為兩個世界大國,其各自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彼此都富含啟示。“中國模式”“中國經驗”雖然得到俄學者的廣泛認可,但經過“休克療法”改革之痛的俄羅斯愈加清晰地認識到,俄羅斯只能走一條適合俄羅斯的獨特發展道路。中俄兩國在政治制度、民族性格、意識形態等多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相互尊重發展差異是中俄兩國保持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礎。中方作為發展勢頭較好、發展較迅速的一方更要學會以換位思考的方式贏得理解和支持,切忌操之過急,將自己的方式和規則強加於人。同時也應當特別考慮俄羅斯這個國家變數多、變化快的特點,出現問題,中方應冷靜、理智去對待。

第二,共建歐亞經濟空間,中俄各盡其責。“一帶一路”提出兩年之後,中俄兩國簽署聯合聲明,確立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對接,未來“一帶一盟”對接中必將直接影響中俄關系的發展。如何實現有效對接,首先,俄羅斯與中國應作為共同創造者,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構建大歐亞一體化空間。俄羅斯應利用在歐亞地區軍政和外交方面的優勢,維護歐亞地區政治安全秩序,而中國應強化在歐亞地區的貿易和金融地位,抓住經濟主動權。這種合作共贏的方式將更符合歐亞大陸主要大國的基本利益。其次,加快“一帶一盟”機制對接,完善對接協調機構。目前,中俄雙方於“一帶一盟”對接尚存在認識和目標上的差異,同時在大型基礎建設方面缺乏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因此應深入研究符合兩國的利益契合點,完善相關機構制度體系,探索實現兩國共贏的可行性路徑。

第三,加大科技合作,發展創新型經濟。當前,中俄經貿合作主要內容為能源、原料和小商品,中俄兩國應拓展其他領域的合作,為中俄貿易增長注入新的活力。目前,俄羅斯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具有優勢,在航空航天、監測沿海水域、海洋產業開發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在實現技術實用化和市場化方面同樣具有豐富的經驗,兩國應將各自的優勢聯合起來在國際市場上尋求更大的發展。從地區而言,中國東北地區應利用自身地理優勢,加強與俄羅斯的科技交流合作,實現東北地區產業調整和改造的任務,以達到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目標。

第四,加強文化教育交流,創造良好的民意基礎。隨著中俄兩國交往的日益密切,大型合作項目協議達成,對中俄兩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截至2016年,中俄留學人員總規模已達7萬餘人。在未來幾年,中俄雙方應繼續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和鼓勵更多本國學生到對方國家留學。與此同時,中俄高校應該在廣度和深度上拓寬教育合作,吸引雙方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國際教育質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根據近五年的俄羅斯民調結果顯示,近半數的俄羅斯人認為當前的中國是俄羅斯最友好的國家和值得信賴的貿易伙伴,而2008年的民調顯示僅為23%。這表明,中國在俄羅斯民間的印象在不斷向好的方向轉變,在未來應繼續推動民間和媒體間的交流,為中俄兩國關係健康發展培養堅實的民意基礎,逐漸消除俄羅斯民間對中國的敵對、誤解和疑慮,使中俄兩國關係實現真正意義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

(作者單位: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