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綠色金融的相關發展

綠色金融的核心在於實現資金要素的綠色配置,類似於金融扶貧,以及金融服務三農、小微,其本質上是一種金融政策,關鍵是要確保資金能夠真正流向綠色節能、環保型企業和項目。

淺談綠色金融的相關發展

據有關資料顯示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經歷了“先汙染、後治理”的模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羅馬俱樂部基於對發達國家發展方式的擔憂和質疑,深入探討了關係人類發展前途的人口、資源、糧食和生態環境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1972年,該俱樂部發表了著名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提出“地球已經不堪重負,人類正在面臨增長極限的挑戰,各種資源短缺和環境汙染正威脅著人類的繼續生存”。“先汙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阻礙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達國家最終意識到,經濟發展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淺談綠色金融的相關發展

由於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成為經濟發展的短板,時刻威脅著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施綠色GDP核算,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真實衡量和評價經濟增長活動的現實效果,克服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傾向,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改變唯GDP論的政績觀,增強公眾的環境資源保護意識。

淺談綠色金融的相關發展

因此,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綠色發展正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通過綠色轉型,破除傳統發展的路徑依賴,從而為經濟增長彙集新動能。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進入深度結構調整階段,淘汰落後過剩產能初見成效。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步伐加快,在此過程中生產和投資越來越向綠色化方向發展。研究表明,綠色投資將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顯著拉動作用。

淺談綠色金融的相關發展

如今隨著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和我國綠色金融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的不斷完善,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下一步,綠色金融改革區域試點將在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更好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切實加強風險防範、推進綠色環境信息披露、提升金融機構能力建設以及強化技術人才支持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闖大膽試,不斷為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提供可複製推廣的經驗模式借鑑,從而提升綠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綠色轉型的能力,促進我國經濟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