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春風化雨!氣象宣傳科普走進百姓心裡

中國氣象報

導語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國氣象宣傳科普工作戰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勇於擔當,主動作為,開拓進取,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為氣象事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勁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

“實踐證明,黨中央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宣傳思想戰線廣大幹部是完全值得信賴的。”在今年8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宣傳思想工作取得的成就。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囑託全國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氣象宣傳工作是黨的宣傳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推動氣象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部署的關鍵環節,是支撐氣象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效益的有效途徑,是促進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的必要抓手。

高舉旗幟

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

為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向基層延伸,指導新時代氣象改革發展,中國氣象局黨組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今年3月在廣大氣象黨員幹部職工中發起了“學用新思想,筆談千字文”活動。隨後,中國氣象局官網開設專題、《中國氣象報》推出專欄,刊發精品之作,以交流促共進。


凝心聚力,春風化雨!氣象宣傳科普走進百姓心裡

中國氣象網“學用新思想 筆談千字文”專題頁面。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事實上,這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中國氣象局持續推動全國氣象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式之一。報告會、宣講會、培訓課程、新時代講習所、田間黨課、媒體專欄……從國家到地方,一場“大學習”浪潮在氣象部門迅速鋪開,引導各地氣象黨員幹部群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中國氣象局黨組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共組織召開九次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印發意見,要求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並將其作為幹部教育培訓的重中之重,分類分級抓好乾部理論武裝,實現處級以上黨員幹部培訓“全覆蓋”……

貴州省氣象臺、青海省西寧市氣象局等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習所掛牌開講;廣西來賓、陝西寶雞等地氣象幹部職工奔走在扶貧村和田間地頭,為村民和黨員送上一堂堂生動的黨課……

與此同時,氣象行業媒體平臺推出《講政治與抓業務須同頻共振》等一系列評論,開設“學習十九大·一期一課”等新欄目,組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網絡在線答題活動,及時轉發中央媒體重要文章,營造了學習交流良好氛圍。

一本本權威讀物、一篇篇理論文章;一次次熱烈討論,一堂堂精彩的培訓課程;一場場深入基層的宣講,一個個創新的欄目版面……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送進了全國氣象工作者和氣象服務對象的心坎兒上。

弘揚正能量

為推進氣象事業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其中,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把全黨全國人民的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氣象局每年平均組織策劃重大主題宣傳活動30多次,通過召開新聞發佈會、組織媒體集中採訪等形式主動發聲,氣象新聞報道量年均達15萬篇。

  • 針對氣象服務保障防災減災救災、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實施,藉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交流平臺和各級氣象部門新聞發佈渠道進行權威發佈。


2017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公佈後,中國氣象報社第一時間深入採訪報道,推出《分析氣象條件為雄安新區建設建言——保護“華北明珠”為千年大計之基》,提出應重視白洋淀氣候調節作用、規劃通風廊道,被新華網、北京日報等多家媒體轉載。2017年,雄安新區建設規劃公佈,氣象部門參與規劃設計的通風廊道方案被納入其中。

  • 圍繞氣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氣象臺站以及氣象人的面貌發生的顯著變化,各級氣象部門均組織當地主流媒體持續宣傳氣象現代化推進機制和建設成果。


2017年9月,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交付使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與騰訊公司合作策劃,將微信啟動頁替換成風雲四號全圓盤影像圖。這一事件迅速成為網絡熱點,引起公眾對風雲衛星的極大關注。


凝心聚力,春風化雨!氣象宣傳科普走進百姓心裡


  • 在超強颱風、大範圍霧霾、流域性暴雨、階段性高溫、區域性氣象乾旱以及厄爾尼諾等重大氣象事件中,氣象部門及時發佈氣象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科學解析、回應關切。


今年9月,在迎戰颱風“山竹”過程中,針對層出不窮的謠言,中國氣象局官方微信推出《別信!這些關於颱風“山竹”的說法都是謠言》,點擊量3小時超過10萬,網信辦、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微信公眾號相繼轉發,撥開謠言“迷霧”,安定民心。

在黨中央、國務院關注,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上,氣象部門總能迅速發出權威聲音,凝聚共識、提振信心,傳遞正能量。

創新發展

打造宣傳科普精品提升氣象影響力  

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藉助新媒體傳播優勢。

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當下,氣象部門以國家級和省級為核心的氣象新媒體矩陣日漸堅實。全國氣象部門共開通微博、微信等官方新媒體3805個,粉絲數量達3億。各級氣象部門積極入駐當地和中央政府信息發佈客戶端。中國氣象局政務賬號入駐人民日報、今日頭條等13家新聞客戶端,服務覆蓋人數超過6億。

如今,在一家報紙、一個頻道、128家政府網站和各級氣象官方新媒體渠道的合力之下,氣象宣傳科普精品不斷呈現。

2016年11月,因在喚醒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保護生態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為國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輿論支持,中國氣象局主辦的“綠鏡頭·發現中國”系列採訪活動被寫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6年度報告》。


凝心聚力,春風化雨!氣象宣傳科普走進百姓心裡


“綠鏡頭·發現中國”活動走進江西。圖片來源:資料圖

今年1月5日,“黑衣人氣象大叔”宣傳片火了,網友直呼暖心,稱“黑衣人就是氣象民生服務的化身”。這則宣傳片在中國氣象頻道官方微博上線後,一夜之間閱讀量破百萬,24小時破千萬,48小時破2000萬,全網總點擊率5000多萬。

《氣候變化與糧食安全》獲第30屆尼特拉國際農業電影節獎和“中國龍”金獎;《氣象知識》獲2017年度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百種優秀報刊;《莫把天災當作事故的“擋箭牌”》獲第二十二屆中國新聞獎……

各地氣象部門和社會力量也踴躍參與其中,貢獻力量。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主演的電影《青海湖畔》、廣西氣象山歌、福建氣象科普動漫等創新形式的宣傳科普作品廣受歡迎;上海、湖南等地氣象部門製作的十部作品獲評“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雲南、西藏等省(自治區)氣象局研發少數民族特色科普產品,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好評。

躬身基層

讓氣象信息“播撒”在每一個角落

“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四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氣象局組織中央媒體赴基層氣象部門調研採訪數十次;聯合策劃撰寫27篇深度調查報告,以內參等形式呈現。記者們走進氣象災害第一現場,走進艱苦氣象臺站,走進企業、工廠、社區、學校,挖掘基層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由此

產出了一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好作品。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報了柺子湖氣象站的先進事蹟;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中央主流媒體和部分地方媒體報道了位於珊瑚島、上川島、洋山港、漠河等地的73個典型氣象臺站;基層氣象集體和工作者等千餘人次接受媒體採訪,展示了基層氣象臺站的面貌變化,弘揚氣象精神。

與此同時,一大批氣象工作者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用腳步丈量土地,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氣象科學知識,豐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截至目前,中國氣象局舉辦的“流動氣象科普萬里行”和“氣象科技下鄉”活動,已走進16個省份,總里程近2.5萬公里,受眾超100萬人;“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願者中國行”深入8500餘個行政村、3000餘所學校、500餘家企業,受眾人數逾700萬。全國氣象科學知識普及率穩步提升,2017年達到76.4%。


凝心聚力,春風化雨!氣象宣傳科普走進百姓心裡


氣象科技下鄉活動現場。圖片來源:資料圖

在路上心裡才有時代,在基層心裡才有群眾,在現場心裡才有感動,實踐和基層是最好的課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走進新時代,迎接新挑戰,氣象宣傳科普工作堅持守正創新,講好氣象故事,為氣象事業發展凝聚磅礴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