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住建部專家「聲援」任志強,表示樓市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一向作為樓市看漲派的任志強,向來都用“城鎮還在推進、還在繼續的”、“未來還有上億人口要進城”、“中國的房屋均價還很便宜”來論證自己的看漲觀點。並且,也一直在不斷地鼓吹年輕人應該儘早進入樓市貸款買房,以免後續“上車”成本太高。

又一位住建部專家“聲援”任志強,表示樓市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但是,在樓市出現下行的當下,很多人都認為,任志強還在鼓吹樓市看漲,有點居心叵測了。所以,他也一度成為了眾矢之的。不過,最近卻有幾位專家也發表了對樓市的看法。其中,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在接受新京報的採訪時表示,他並不認同房地產唱衰派的寒冬論”和“拐點論”。

而近日,在博智宏觀論壇第三十二次月度例會上,住建部的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雲昌也表達了自己對樓市的看法。而他的看法也意外地與任志強的觀點有所契合!簡直就像在對任志強隔空“聲援”一樣。

那麼,這位專家都說了些什麼呢?有興趣的朋友一起隨小小金融小編了解一下吧!

一、他認為中國住房總量還不能滿足居住。

他認為,儘管現在中國住宅人均1.1套,人均持房面積也已經達到了40平左右。但是,這些面積的計算並非是按套內面積來計算的,中國的房屋面積計算包含公攤面積,且公推面積的比例還很大。所以,如果按套內面積來算的話,我國人均持房面積甚至連30平都不到。

又一位住建部專家“聲援”任志強,表示樓市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二、他認為中國城鎮化水平還很低。

他認為,雖然目前我國城鎮化率為58%,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卻只有42%左右;這與西方國家的最低城鎮化水平的70%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所以,未來城鎮化的推進,還會變相催生出許多的購買力,現在的房子根本無法滿足這些購買力對房子的需求;未來城鎮建設還會繼續,樓市也還有上漲空間。

三、他認為未來人們的思想會更傾向於獨居。

他認為,雖然現在的樓市看起來已經飽和了。但是,以後拆舊建新還會催生大量剛需。而且,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地轉變,很多年輕人和老人為了淡化家庭矛盾,都更願意選擇獨居生活。所以,未來除了以前那種常規家庭對房子的需求之外,選擇獨居的老人和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多。到時候 ,樓市也必然還需要增加住房供應。

綜上,顧雲昌的這些觀點幾乎跟任志強最近發表的看漲言論也是基本一致的。

而且,包括賈康在內,他們三位也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城鎮還在推進、還在繼續的”、“未來還有上億人口要進城”、“獨居將會成為樓市的新需求”的這三個觀點來佐證自己的言論,大有看漲未來樓市的意思。而這三位專家,一個是預言樓市十幾二十年的房地產從業者;一位是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另一位則是住建部的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在這些權威崗位加持面前,其言論似乎也確實帶有那麼點權威性。

又一位住建部專家“聲援”任志強,表示樓市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但是,小小金融小編認為,這三位專家講了那麼多;卻都沒有任何一位專家談到了一個最實際的問題。那就是,城鎮確實還在推進,未來還有人口要進城,獨居也有可能會成為樓市新的購買力。可是,老百姓買樓的錢哪裡來呢?

不說別的,咱們就光來看看每個城市的基本工資吧。試問,在我國基本工資上兩千的城市有多少個?就算有的城市的基本工資收入已經達到了兩千元,可兩千元的收入和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購房成本,如何能成比呢?這點工資跟螞蟻撼大象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這些專家們講了那麼多,對樓市看漲的理論也是一套一套的。但是,你們那些看漲的基礎都是建立在購買力是炒房客的前提下吧?不然,哪個真正的老百姓和對房屋有剛性需求的人能有那麼多的能力,來支撐樓市繼續上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