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旅遊之前別上馬蜂窩?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ID:youyisi_cn)

人在家中坐,瓜從天上來。自週六深夜起,自媒體連“捅”三天馬蜂窩,抄襲醜聞持續發酵。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文中指出馬蜂窩2100萬條“真實點評”中85%為機器人抄襲自其它競品網站,並貼出大量所謂“實錘”,比如:

同一賬號性別忽男忽女,行蹤飄忽不定;

用戶活躍時間異常:在工作時間用戶活躍度最高;

7%的營銷遊記被頂次數為普通遊記的364%倍;

被頂次數最多的回答幾乎全部來自於三亞水軍……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對此,馬蜂窩的回應是:造假我們認,但是說我們的用戶是殭屍,我們是鬼城就過分了啊!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吃瓜群眾表示:馬蜂窩?好久沒用過了。

馬蜂窩,火過

2012年是社群經濟最風光的一年。那年微信還未興起,那年我們還用人人,那年馬蜂窩開始崛起。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這顆爆發的種子早在2006年就已埋下。2006年被稱為社交網絡之年,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在眾多新興網站中脫穎而出,馬蜂窩就是成立於那年。

成立之初,馬蜂窩純粹是出於喜好搗鼓起來的業餘平臺,用戶以遊記的形式分享攻略、經歷。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2018上半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研究報告》

直到2010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人出境需求快速增長,旅行攻略成為國人的剛需。其創始人才從原公司離職,正式開始將馬蜂窩作為一個商業項目來運營。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2010年和2011年,出境遊增長速度最快,超過20%。數據來源:《艾媒報告丨2016-2017中國在線出境遊市場行業研究報告》

這些年旅遊業的變化不僅呈現在數據的增長上,還存在於消費者旅遊觀念的變化。

一直以來外國人對中國旅客的遊客的印象都是跟團,遠遠地望見有一群亞洲人烏泱泱襲來,不用懷疑,一定是中國人。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然而那時起,國人已經意識到了跟團遊的種種不便。首先是個性化不足,人追著行程走。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其次是年輕人越來越討厭“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式旅遊,他們開始享受旅行本身,即使旅行也可以睡到自然醒,即使窩在一個城市十天半個月才怡然自得。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然而,自由行最大的障礙是信息不對稱,交通、景點、食宿、語言全部都是問題,旅行攻略因此成為剛需。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數據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2016中國出境旅遊大數據》

因此在2012年,用戶需求和互聯網產業的雙重利好,使得脫胎於旅行愛好者社區的馬蜂窩迎來了它的發展黃金期,開創了“內容+交易”商業模式。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馬蜂窩現在的界面

通過對內容的數據分析,馬蜂窩可以獲得精確的用戶畫像和喜好,從而促進交易的產生。

但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馬蜂窩逐漸沒落了。2018年,由於優質UGC內容的稀缺及變現能力不足,馬蜂窩已經跌出了在線旅遊平臺的第一梯隊。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2018上半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研究報告》

好旅行攻略,真的越來越難找了

雖然在線旅行社廝殺地如火如荼,但是近些年,用戶明顯發現好的旅行攻略卻越來越難找了。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在遊記發展到相對後期後,很多人在制定自己的攻略時就已經借鑑了前人的經驗,內容出現大量的雷同,甚至無意識抄襲。加之,多數人的分享並不專業,以表達內心感受為主,陳述也難免出現大量冗餘累贅。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圖片截自 小紅書

當然,這其中也會有一些優質乾貨產出,但是“劣幣驅逐良幣”可能導致真正有實用價值的遊記被淹沒。

同時,由於旅行一年也不會有幾次,用戶大概率只有在有實際需要時,才會主動使用馬蜂窩這種單純生產旅行內容的APP,也可能導致優質內容不被看到。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因此,生產什麼樣旅行攻略,怎樣生產旅行攻略成為分享者首要思考的問題。

2015年起,以咪蒙為代表的個人IP、KOL和網紅經濟開始崛起。

一些旅行達人選擇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更加開放綜合的平臺上。知名旅行大V沙漠玫瑰也經歷過沒人看的窘境,但是她選擇了堅持,直到微博的興起。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同樣是內容社區起家的小紅書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努力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綜合性的社區平臺。現在很多豬豬女孩不僅在小紅書上看美妝,還看裝修、美食、旅行等所有涉及生活方式的內容,使得它具有了遠高於一般美妝社區的用戶粘性。

而知名旅行自媒體人北石同學能夠在2014年脫穎而出,則歸功於他提供了優質的稀缺信息。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這些KOL積累了一定的粉絲量後,用戶對於平臺的認可轉移到了對個人IP的認可。

個人IP走到哪裡,流量就跟到哪裡。目前北石同學不僅在微博微信上分發信息,還積極直播、小視頻等新型平臺,馬蜂窩的流量進一步被稀釋。

馬蜂窩為什麼流量造假?

流量被稀釋是垂直內容社區平臺共同的痛點。

旅行領域,在路上和蟬遊記首先退出市場,麵包旅行處於艱難的商業化轉型中。其他領域,豆瓣一直在掙扎,大眾點評則在與美團的對戰中敗北。

曾在多家在線旅行社工作過的業內人士透露,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是內容變現難。

馬蜂窩也上線了酒店和機票火車票功能,但是由於啟動時間晚、資金鍊不穩定、用戶基數低等原因,很難拿到來自旅遊局、酒店、航空公司的直接訂單,導致其酒店、機票信息大多是來自於攜程、藝龍、Booking等平臺的二手資源。

因此為了打通直接合作的渠道,獲得更低的價格,馬蜂窩需要大量的流量來取得資本市場和廣告商的資金。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圖片截取自馬蜂窩 上海酒店預訂第一條

為了獲取流量,2018年世界盃上,馬蜂窩花1.65億採用“央視+明星+砸錢+洗腦”的傳統套路對觀眾進行瘋狂轟炸。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馬蜂窩世界盃期間廣告截圖

同時,馬蜂窩還在D輪融資前後“劍走偏鋒”,突擊抄襲評論。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抄襲行為沒有任何技術難度,甚至不涉及到數據庫層面,就可以自動批量爬取頁面,抄襲幾乎就是行業的“明規則”。

2008年,攜程對去哪兒網站轉載數萬個頁面攜程信息提起訴訟。今年7月28日,小紅書在其官微上聲討了大眾點評抄襲其百萬條筆記的行為。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事實上,水軍、爬蟲、數據造假行為在整個內容生產領域都很常見。

今年7月,公號“慢速公路”的寫手橘子曾在微博上對藍色光標進行公開質疑,認為他們為了掙客戶的錢,利用假網紅刷數據。

为什么旅游之前别上马蜂窝?

數據造假早已是微博、微信公開的秘密,這也就是騰訊整頓一次,大批微信KOL閱讀量暴跌一次的原因。

在這個人人高歌“流量變現”的年代,資本認流量,於是平臺和自媒體都在瘋狂買流量。在這場金錢博弈中,“粉絲”只是他們鬥法的武器、裝點門面的行頭。畢竟坐擁一眾殭屍粉、假內容,就能和資本玩得你儂我儂了。

而作為真正流量的我們——粉絲、消費者一臉無辜:內什麼,我們原本就只是想看一篇好遊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