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體制內的武松,後來爲何事堅決反對招安?

想進體制內的武松,後來為何事堅決反對招安?

打虎英雄武二郎家喻戶曉,當年成為都頭,也曾想在體制內混個出身,後來雖然殺了西門慶,潘金蓮,醉打蔣門神,鬧了飛雲浦,但是仍然心繫朝廷。在孔家莊遇到殺了閻婆惜的宋江時,依然吐露心跡:兄弟投奔二龍山,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是卻來訪哥哥不遲。

想進體制內的武松,後來為何事堅決反對招安?

但自從上了二龍山,遇到魯智深之後,在魯智深潛默移化之下,招安之心漸漸動搖。後來三山聚義上了梁山,屢戰屢勝,更堅定了他掃除舊天地的信念,這種信念在梁山好漢排座次後的菊花之會上得到了集中的爆發,樂和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武松終於爆發:今日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兄弟門的心。若問武松為何前後心跡變化如此之大。魯智深的話便是最好回答:滿朝文武,多是奸邪,就比俺的直綴染做皂了,洗殺怎的乾淨?

這一句洗殺怎的乾淨,正是武二郎轉變觀念的最大原因。可笑公明哥哥內心只存功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