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走後,周杰倫爲何仍無緣《中國好聲音》冠軍導師?

中國好聲音,可以說是華人流行樂壇的方向標。而港澳臺歌曲的風靡,尤其是周杰倫的歌曲影響了一代人。但是,中國好聲音一路走下來出現了那英、劉歡、李健3位冠軍導師,唯獨呼聲最高的周杰倫“地表最強”卻顆粒無收。喜愛與流行卻成不了最愛,不能不說是周杰倫歌曲的一大遺憾。

那英走後,周杰倫為何仍無緣《中國好聲音》冠軍導師?


我以工筆畫將你牢牢的記下,提筆不為風雅。

《紅塵客棧》

沉默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的相愛。

《千里之外》

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

《煙花易冷》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青花瓷》

無關風月,我提序等你回; 懸筆一絕,那岸邊浪千疊。

《蘭亭序》

你發如雪紛飛了眼淚,我等待蒼老了誰。

《發如雪》

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 凋謝的世道上,命運不堪。

《菊花臺》

是誰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東風破》

拱橋斜坡,水岸碼頭, 誰記得,渡江扁舟, 我傷依舊,臨行回頭,遠方誰揮手。

《天涯過客》

那英走後,周杰倫為何仍無緣《中國好聲音》冠軍導師?

中國風的意境與離愁,是征服聽眾的兩大法寶。當你走到古道大漠或寶剎道觀,有時會偶然想起某句古詩中的意境,但畢竟現代人有時無法體會其中的真意,只有了眼羨和崇拜。古人的生活,成為了現代人的追隨或神話,高樓林立、園區規劃,還有擁擠的人群早已打破了舊時的沉默。就讓古人的文化基因繼續延續......

那英走後,周杰倫為何仍無緣《中國好聲音》冠軍導師?

《紅塵客棧》似乎想寫一個決意退隱江湖的俠客,封刀在東籬下,不再過問武林誰領風騷,只為與自己的愛人對座飲茶,擁入懷抱。歌詞很蒼涼,很有“古道西風瘦馬”的味道,再加上週杰倫那特殊的嗓音,相得益彰。

說起方文山的詞,我覺得他的詞是越來越高深了,之前的《東風破》、《青花瓷》等經典中國風還比較好理解,但後來的《煙花易冷》,包括這首《紅塵客棧》就比較難懂了。我想可能是周杰倫的詞越寫越大,《煙花易冷》改編自1400多年前的《洛陽伽藍記》,而《紅塵客棧》則要唱出一個江湖的傳說,眼界愈來愈開闊,氣勢愈來愈恢宏。周杰倫出道十餘年,至今寫中國風最好的仍是周杰倫。現在中國風流行,大量詞人寫中國風,但都遠不及周杰倫。我記得周杰倫好像也給別的歌手寫過詞,那個歌手是誰,不知道。只有方文山的詞、周杰倫的唱才是最佳搭配。

方文山的歌詞越來越高深,越來越拗口,真難為了唱《雙截棍》出身的周杰倫。我覺得《青花瓷》、《東風破》(包括《菊花臺》)還比較容易傳唱,而《煙花易冷》、《紅塵客棧》就比較難以傳唱了。

《紅塵客棧》似乎是一個身在江湖的人對江湖的厭倦,但正如那些作詩讚美陶淵明的名士們無不追求建功立業一樣,方文山把這種心態寫絕了,“心中有江山的人豈能快意瀟灑”,總是惦記名利怎麼可能愉快。

方文山的筆觸總是在故國舊人間徘徊,甚至借用詞牌、典故、電視劇來創作一種意境,讓人們浸淫期間,感受愛恨情仇抑或悽美離愁。其實,方文山更應在祖國大地走走看看,才能寫出氣吞山河的好歌詞來。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才是天人合一。這也是周杰倫歌曲的一大瓶頸,總是在故紙堆裡找故事,而沒有與現在生活自然環境等完美結合,所以不能俘獲廣大評委和觀眾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