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宜州市美景風光文化


廣西宜州市蜿蜒曲折的下梘河美景如畫。

廣西宜州市蜿蜒曲折的下梘河美景如畫。

廣西宜州市蜿蜒曲折的下梘河美景如畫。

廣西宜州市懷遠鎮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

廣西宜州市懷遠鎮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

廣西宜州市白龍公園,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等唱和詩刻全文。

廣西宜州市白龍公園,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等唱和詩刻。

廣西宜州市白龍公園,會仙山上的摩崖石刻。

廣西宜州市白龍公園,白龍洞洞口的“雲深”摩崖石刻。

在廣西宜州市易水灣景區航拍到油菜花田中的“壽”字。廣西宜州市祥貝鄉村民為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在易水灣兩岸油菜花田中種植出直徑約199米的“太極圖”圖案和99米“壽”字。時下正值油菜花盛開時節,從空中俯瞰,“壽”與“太極圖”比翼青山綠水間,頗為震撼。

廣西宜州市果蔗市場,出售果蔗的蔗農正在幫顧客選購整捆的甘蔗。

一艘遊船從廣西宜州市下梘河邊龍洲島的鐵索橋下駛過。

在廣西宜州市一家繅絲廠,一名工人在倒蠶繭。

2015年9月27日,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在廣西宜州懷遠古鎮,人們圍著直徑2米巨型“白月餅”拍照留念。當日,廣西宜州懷遠古鎮舉行萬人祭月民俗活動,該鎮史記老牌傳統月餅坊8名民間工匠歷時10個小時製作完成巨型“月餅”,並在餅上手工繪出寓意團圓和美、吉祥如意的圖案,取名《嫦娥奔月》。

2017年10月28日金秋時節,河池市宜州區石別鎮清潭村群眾自扎草龍,並在九月初九的夜晚,在草龍身上插滿香火,由村裡健壯的漢子,赤裸上身,舞動草龍,喜慶豐年。草龍也稱“草把龍”,是當地群眾用豐收的稻穀的稻草,按照傳統的習俗,用草把扎製成九節龍身,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夜晚,燃放鞭炮,舞動草龍,祝老人平安,祝糧倉豐滿,祝子孫吉祥,世代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一條火龍在廣西河池市宜州區石別鎮清潭村“遊走”


廣西宜州,兩名遊客在展示購買的廣西宜州市懷遠八寶飯。

2015年9月27日,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在廣西宜州懷遠古鎮,人們圍著直徑2米巨型“白月餅”拍照留念。當日,廣西宜州懷遠古鎮舉行萬人祭月民俗活動,該鎮史記老牌傳統月餅坊8名民間工匠歷時10個小時製作完成巨型“月餅”,並在餅上手工繪出寓意團圓和美、吉祥如意的圖案,取名《嫦娥奔月》。

一名廣西養蠶專家在宜州市養蠶專業村——永定村示範軌道式餵養車的操作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