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一個念想

早上上班,看到辦公室女同事的桌子上,多了幾朵潔白的梔子花。哦,端午節又要到了。

小時候總是很盼望過端午。

端午是一個念想

端午前後雨水總是比較多。溼漉漉的空氣裡,梔子花的香味兒在漢口的小巷裡徘徊。母親把一把細索線系在高靠背椅的靠背上,腳邊,是一盆白玉似的糯米和一盆碧玉似的粽葉。母親的手在靈巧地翻飛,很快,椅子靠背上,就掛滿了一串串長長的、尖尖的粽子——母親稱之為“牛角粽”。粽子在鍋裡咕嘟,粽葉的清香溢滿屋子,久久久久不肯散去。

然後,姐姐接母親的班,坐在靠背椅前,在椅子背上繫上一把綵線。姐姐的手在靈巧地翻飛,很快,一個個漂亮的小網兜就編好了。我們這些小弟弟,每人都會收到一個。

然後,我們在煮好的鹹鴨蛋裡挑選最大、最勻稱、最光溜的鹽蛋,把它裝進自己的網兜,掛在胸前,幾天,都不捨得吃。那時的鹽蛋真是好吃:剝開鹽蛋一頭的蛋殼,用筷子挑開細嫩的蛋白,一汪紅油咕嘟咕嘟就往外冒。蛋白是嫩嫩的,羊脂玉一樣細膩。蛋黃是沙沙的,如同油浸的蟹黃。唉,現在再也找不到那麼好的鹽蛋了。

端午是一個念想

再然後,老爹回了,提著一大把艾草、菖蒲,把它們掛在門窗邊。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紙包,那是用來調酒的雄黃。有時,還會帶回幾個不會炸響只會冒煙的雄黃彈,端午節的中午,把雄黃彈點著,扔在床底下、櫃子角落裡,黃黃的煙就會瀰漫開來。老爹說:“夏天,家裡不會有毒蟲出沒了。”

端午節的好飯似乎都是放在中午吃的。有些講究的地方,比如江浙一帶,這餐飯是要吃“十二紅”的:紅莧菜、紅油鹽蛋、紅燒肉、紅燒魚、燒大蝦等等,等等。那不是普通人家可以辦到的。在我家,只要條件許可,飯桌上一定會有五花肉燒鱔魚和炒莧菜,而且裡面都加很多新鮮的大蒜頭。燒鱔魚裡的大蒜頭特別好吃,又粉又糯。吃飯時,老爹會喝一點雄黃酒。孩子們不能喝,老爹把我們一個個拉到懷裡,給我們的額頭、耳朵上點幾點雄黃酒,說是這樣毒蟲再也不敢咬我們了。那一天,在漢口的大街小巷,你可以看到好多額頭上畫著“王”字的小男孩滿處跑;你也可以聞到從小女孩胸前那些菱角粽子形香包中揮灑出的濃香。

小時候的端午很難忘。2009年的端午節,朋友之間互發祝福短信時,我給大家寫了一段短信,勾勒了我的兒時記憶:

端陽是母親手裡碧綠的粽葉。

端陽是父親杯中金色的雄黃。

端陽是姐姐長髮上飄香的梔子。

端陽是哥哥龍舟上吶喊的聲浪。

端陽是小弟胸前晃盪的鹽蛋。

端陽是老屋門楣上如酒的艾香。

端陽,年年歲歲的端陽,

你是親人間連綿不盡的念想。

在廣州美院教書的三哥收到短信回覆說:這條短信有文化。其實哪裡談得上文化?在我這裡,端午只是一個很珍貴的念想。“每逢佳節倍思親”,何況心中還鐫刻著關於父親母親的那麼多美好回憶。

端午是一個念想

說到文化,倒是想多聊幾句。端午節的來歷,版本很多。今年又冒出一個“磚家”的歪理邪說,說端午不是節日,是個祭祀日,是祭祀投江死去的屈原、伍子胥等人。這真是太離譜了!端午又叫“端陽”,蓋五為陽數,五月初五是重五,是極陽,百病萌生,百毒萌發,所以古人在這一天都會打掃清潔,燻雄黃,掛艾草菖蒲,做香包,防病驅毒。據《月令廣義》載:“五月初五端陽節。”又據《幼學句解》:“端午為蒲節”,即端午節用菖蒲泛酒以避毒。在《夢梁錄》中則記述:“五日重五節,又曰浴蘭令節。”是要求大家這一天都要洗澡的。所以用今天的話說,最初的端午節,大概可以叫做“全民衛生節”。再以後,人們把端午節與屈原聯繫在一起,比如賽龍舟起源營救投江的屈原,包粽子是扔進水裡祭奠屈原等等,是因為屈原正巧是在這一天投江自盡,也是因為他是個好人人民要紀念他。這豐富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也代表了人民的意願,但絕不是“磚家”們的狗屁胡說。

端午是一個念想

我也有個“歪理邪說”。我以為,常年辛苦勞作節儉生活的百姓,發明幾個節日祈求平安,順便找點樂子,把自己放鬆一下犒賞一下,與家人熱熱鬧鬧團聚一下,這也許才是端午節的真正來由。你若是看了沈從文先生關於湘西水手們端午節划龍舟狂歡的描寫,你就會相信我的這個猜測。現在的中國人節日多了起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家要過,外國的節日也紛紛進口內銷,正是因為現代中國人壓力太大,太辛苦,需要發洩一下、放縱一下。同時,藉著過節的機會,和平時沒有時間見面的親人聚一聚,把平時沒有時間問候的朋友問候問候,也挺好。

所以,小時候盼望過端午節的我,到老了還是盼望過端午節。這個念想,每逢端午將至,就濃烈地流連徘徊在我與親人、朋友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