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开埠,外商和外资纷纷进入上海,对外贸易的中心也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1849年法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租界区,经过近百年时间,原先的法租界区建成了上海最有韵味的住宅区,主要分布在原卢湾区和徐汇区。要想感受上海的法式风情,其实不用去那些知名的景点,到这三条路上转一转就好了。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一、霞飞路

小时候看的时候,丁力的梦想就是从闸北贫民窟搬到霞飞路上去。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霞飞路是以法国著名将军霞飞命名的。在民国时期的法租界里,这条名店林立、名品荟萃的商业街无疑是上海城市时尚的象征。之后霞飞路几经易名,最终为纪念淮海战役的胜利更名为淮海路。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昔日的霞飞路,今日的繁华商业街淮海路,改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风情。那从容的气度、闪亮的名字,留给上海人的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和遐想。淮海路一直是上海人公认的最有情调、最有“腔调”、最摩登、最美丽的一条街。被称为“东方香榭丽舍大街”。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二、贝当路

贝当路始建于1892年,由法公董局修筑。当时沿路为高级住宅区,绿化水平居上海前列,多花园洋房和公寓。

贝当路美童学校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1943年10月贝当路更名为衡山路,整条街长2.3公里。衡山路南接商业中心徐家汇,北邻时尚购物街淮海路,是两大繁华区域间的幽静而高雅的通道。

道路两旁繁茂的法国梧桐和林荫中颇具特色的各类高档欧陆建筑,为衡山路增添了浓郁的异国文化气息。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如今的衡山路是以各国风味餐饮、休闲吧坊、娱乐健身为经营业态的高雅消费区。同时作为上海最大的酒吧街,夜晚灯火辉煌的酒吧为衡山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多情调的、暧昧的、世界的、上海的独特韵味,充溢一派精心雕琢的浪漫,吸引为了各自不同的目标来到上海的国际人士。它是鉴证夜上海魅力风情的首选之地。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三、福开森路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的最后,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并叫了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福开森路是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后由汪精卫更名为武康路,一直沿用至今。

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黄兴故居,巴金故居都在这条路上。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米黄色的院墙把花园洋房与马路隔开,墙头种满绿植,路边是法国梧桐,枝叶茂密,偶有枯叶落下,院子的大门是轻易不开的,看上去颇为神秘。在树枝背后,小洋楼的门窗,阳台都透露出浓浓的法式风情。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如今的武康路上许多的花园洋房已经被改建成高级餐厅、酒吧、咖啡店,供大家来感受小资情调。

诺曼底公寓(武康大楼)

旧上海的法式风情,满满浪漫气息


自游转:我们是一群旅行爱好者,专为旅途而生小程序。自游转是我们潜心自己开发的旅游小程序,专供旅游、旅行、旅途使用!希望大家为我们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哦!自游转因你而精彩,因你而健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