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麼廢掉的?

人是怎麼廢掉的?

人是怎麼廢掉的?

有網友總結了四個詞:閒,懶,不思考,不學習。

好像在這個時代,吃飽了睡,睡飽了起,起了就刷手機,成了多數人的生活常態。

閻老西說,跟不上地球自轉的表是廢表,跟不上時代進步的人是廢人。

你怎麼看?

人是怎麼廢掉的?

人是怎麼廢掉的?

人是怎麼廢掉的?

人是怎麼廢掉的?

人是怎麼廢掉的?

網友一:

不懂得保持內在確定性。

心理學上有個“20英里法則”,說的是:

從美國聖地亞哥,到三千英里外的某個地方,途徑繁雜的地貌以及變化多端的天氣,每天走多少英里才是最佳的速度?

答案是,每天都走20英里。

那麼走完全程需要150天,花費5個月左右,但極少有人能在5個月、甚至6個月的時間內走完全程。

有人覺得匪夷所思,每天走20英里而已,半年時間還不夠?

吉姆·柯林斯把旅客歸類成三種。

第一種旅客,總是受路況和天氣影響,躲在帳篷抱怨,期盼天氣好時多走點,但天好路順的情況非常少,這種被外界干擾的旅客,總要花很長時間逗留在原地,需要花費八到十個月才能抵達終點。

第二種旅客,剛踏上旅程時心情好,精力旺,一路衝鋒,但隨著旅程推進,便逐漸失去初始的熱情和動力,速度變得越來越慢,到終點需要七到八個月的時間。

第三種旅客,從不被天氣和路況打擾,內心總保持良好的自律和穩定,堅持每天走20英里,最終如期到達目的地。

稻盛和夫在《幹法》裡提到,所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的積累,如此而已。

那些讓人驚奇的偉業,實際上都是極為普通的人兢兢業業、一步一步持續積累的結果。

順境不驕縱,逆境不退縮,謙卑而執著,執著而無畏。

在外部環境不確定的條件下,要保持內在的確定性。

倘若你不能確定內心的航線,總是被外界打擾,多半也成不了大事,最終只會淪為廢人。

人是怎麼廢掉的?

網友二:

對回報的預期太高,對努力的堅持不夠。

有讀者講過一個故事。

“以前種過向日葵,每天悉心照料,定點澆水、施肥,盼著它發芽長大。

可一兩天、一星期過去了,花盆裡一點動靜也沒有,就放棄了。

過了段時間,家裡需要空餘的花盆,在陽臺收拾時,才看到之前種向日葵的盆子裡,有一顆枯萎的芽兒。

原來它也曾努力生長,只是我給的耐心和時間不夠。”

前幾天和大學同學老周吃飯,幾年未見,本以為按照他當初的人生規劃,現在早已經是飛黃騰達的老闆。

碰了面才發現,那個學生時代聰明勤奮的少年,現在早已成了大腹便便,“地中海”顯露的油膩中年男。

我問他,民宿經營得怎麼樣了。

他摸著腦門,哈哈一笑:“啥民不民宿的,早黃啦,這玩意兒,看上去美好的很,實際上不好做啊。”

酒過三巡,我才在老周嘴裡聽到些“心裡話”。

剛開始,從硬件設施到人文管理,老周也算是花了心思去做的。

只是後來颳起了一陣民宿潮,老周的民宿就被淹沒在了浪潮裡,關門大吉。

而在這陣浪潮裡挺下來的,最後賺的都是盆滿缽滿,比如老周的鄰居,以前開的桑塔納,現在早就換成大G了。

老周悶了口酒,嘆道:早知道挺下來就是一場勝仗,當初再難也不會放棄。

可人生,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藥。

放棄努力的人,不是廢掉了,就是在通往“被廢掉”的路上。

人是怎麼廢掉的?

網友三:

拒絕輸出,喪失思考能力。

知乎網友說過一段話:“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基本都是信息的投入和產出組成的。”

你看視頻,刷新聞,讀公眾號,都是一種輸入。

當你開始輸出的時候,你的投入才會通過大腦的思考和邏輯,內化對你而言有價值的東西。

和哥們聊天,談到知識輸出這件事兒。

他說,以前還在上學的時候,聽數學老師解題,聽的時候都懂,聽完啥也不會;聽語文老師分析文章,言辭華麗,輪到自己寫時,詞不達意;英語就更別提了,看懂不會寫,聽懂不會說。

現在工作了,雖說沒有懈怠閱讀,身邊一年征服百本書的,也大有人在,但一半以上的人都有個通病:書裡的東西都留在了腦子裡。

真正需要表達的時候,想要出口成章,實際上支吾半天,想要說得圓滿,其實勉強也就六十分。

這就是隻輸入不輸出的症狀,如果你長時間不輸出自己的知識,就會導致吸收的知識不斷被遺忘,知識變成廢料。

我這哥們是個作家,他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來自於多蘿西婭·布蘭德的一本書:

“拖延不動筆或是寫不下去,造成這一現象的背後原因是:等待靈感火花迸發的依賴心理。這樣做是為了追求完美的、理想的結果,就像總也等不到天光大亮一樣。”

你有一百種獲取知識的方法,但思考了行動了,才是內化知識的唯一途徑。

存在腦子裡的東西如果不去利用,最終也只會消散於無形。

伯特蘭·羅素說:“有些人你要他去思考,不如砍了他的頭。許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事實上他們也確實至死都沒有思考。”

當你僅是沉浸在獲取裡,不輸出,不思考,多半也離廢掉不遠了。

人是怎麼廢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