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理財師的自白:擁有過億身家之後,我們還可以幹什麼

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

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

01、

在詳細開始寫正文前,先給大家引入一個工具:複利。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世界上最歷害的武器不是原子彈,而是“時間+複利”。而巴菲特,正是巧妙運用了複利,才得以在投資中獲得世大成功。

那麼,什麼是複利?

給大家講個古老的故事,這個故事你可能小的時候聽說過,說的是國際象棋。傳說西塔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非常高興,決定獎賞西塔。

西塔是一個非常精的人,他說:“陛下,我要的其實並不多,只要一些麥粒就可以。”國王聽了很高興,覺得這要求也太簡單了吧。

可是,西塔又發話了:“但是呢,我要的麥粒,必須這樣給,在棋盤的第1個格子裡放1粒,在第2個格子裡放2粒,在第3個格子裡放4粒,在第4個格子裡放8粒,依此類推,以後每一個格子裡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裡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放滿第64個格子就行了”。

西塔講完,國王仍舊很高興,心裡想,我富有一國,還怕滿足不了一個棋盤上的麥粒?於是就答應了西塔的要求。

但是,很快國王就發現,即使將國庫所有的糧食都給他,也不夠百分之一。原來,如果按照西塔的要求,要滿足這些所有的條件逐個累加,必須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顆麥粒。

那麼,如何形容這麼多的麥粒呢?舉個例子:假如造一個倉庫來放這些麥子,倉庫高4公尺,寬10公尺,那麼倉庫的長度就等於地球到太陽的間隔的兩倍。而要吃掉這麼多的麥子,全世界的人口加起來吃,也需要2000年。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能將一張紙打折64次,這張紙堆積起的高度,可以從月球,延伸到地球。

是的,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02、

好了,迴歸正題。先來問自己一個問題:在天朝,房子真的是最好的投資選擇嗎?

毫無疑問,當我還是一隻地產狗的時候,我非常堅定的認為有錢不買房那絕對傻x。看看咱天朝尤其是北上廣等地房價上漲的速度,2000年到現在,有些是翻了10-20倍,沒人質疑吧?

在地球上,還有比這賺錢的投資品嗎?哪怕是我,每當午夜夢迴——想到如果06年剛到深圳的時候我要是買個十套八套現在都已經身價過億,可以躺著收錢了。

但事實是,在前幾年,房子真的不是最好的投資選擇。讓我們來看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圖,這位做圖的大神是東方證券的首席,邵宇。

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

懶的看圖的嫩,我直接給你們一組數據——

1990-2017年,M2翻了303倍,30年複合增長率21%。

1990-2016年,冬蟲夏草翻了145倍,30年複合增長率22%。

2000-2017年,上海核心區房價翻了20倍,30年複合增長率10%。

2001-2017年,上海牌照翻了882倍,30年複合增長率25%.

2004年-2017年,騰訊股票翻了222倍,30年複合增長率21%。

是的,對於中國人來說,投資房產其實真的不是最佳的選擇。因為有比買房子更賺錢的行當——持之以衡的買入騰訊的股票(牌照被限)。房子最多漲20倍,但騰訊的股票呢,給你漲了222倍。

但現實是,依然選擇買房子。為什麼?因為過去十幾年間,認定房子的複利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在2015年的深圳,二手房的交易量翻番,房子價格一年多翻倍,因為交易額大,動則幾百萬,所以帳面利潤非常明顯。

但是認定另外的投資標的,卻是一則非常難的事情。比如說股票,以騰訊股票為例,最起碼我認為十年前能夠持有騰訊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那時候還不知道騰訊是什麼。而房子是人人瞭解的,必須的。

當然,今天說這些絕不是為了憶當年悔當初,只是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房子是最好的固定資產之一,同時是很好的商品,但房子絕不能稱之為最好的投資品。

04、

好了,那麼,現在要不要買房呢?其實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妨審視一下自己,比如說過去幾年,你到底有沒有配置房產?

過去的一年,房地產市場熱鬧非凡,各類政策紛紛落地,什麼棚改貨幣化,限購、限價、三價合一、提高房貸利率。還有一直光打雷不下雨的房產稅,還有遙看香港的空置稅,再有遲早落地的遺產稅,這些信號都在告訴我們:國家是在花大力氣調控房價。

房產作為投資品的投資成本是在不斷增大的!而房價的增速是在放緩的,就深圳而言,2018年上半年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5729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2%,同比上漲5.4%!

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

那這樣的背景下,這房地買還是不買呢?我認為,就一個標準:你是否已經配置有房產這類固定資產,沒有,那就買!已經有了好幾套了,那就不買或者買到別處,比如國外。

從需求的角度講,房子首先是商品,才是投資品,先滿足功能性需求為第一要素。而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從人口數量、城市化發展、還是整個中國的經濟好行趨勢來看,房地產長期看漲是普遍認識,綜合考慮需求與投資,將房產當作大類資產配置中的第一類,這並沒有錯。

然而,同樣是投資觀點,分散又是第一原則,因此不會建議將全部或者大部分身家押進同一類資產當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好資產配置。無論你是十萬百萬還是千萬過億資產,這原則都是一樣的。

05、

還有一個給大家分享的思路是:要用買房的思維方式做投資。

之前有朋友問我,他有閒錢,想把房貸提前還款了,讓我參考一下是提前還了合適還是拿去理財合適。這問題應該大家都隱約知道答案,就是肯定是拿去投資啊,但可能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拿去怎麼理財才能獲得更高回報?更高的回報又具體能有多高?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計算一下,以朋友的案例:貸款300萬,貸30年,等額本息利率上浮10%。按照這個利率水平,我們計息出來30年後我們連本帶息應還給銀行605萬,大約翻一倍。

同樣,我們再來計息一下:300萬,如果拿去投資,30年之後的預期收益:按目前貨幣基金4.2 %的收益計算,30年後可以得到1030萬,除去還貸,淨收益425萬。

按照香港儲蓄型保險30年5.7%的收益計算收益,30年後可以得到1582萬,除去還貸,淨收益977萬,獲得貸款額2.5倍的回報,本金翻了5倍多。

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

最後按照巴菲特在贏得十年賭約時的標普500指數,平均7.1%的收益,30年後可以得到2348萬,除去還貸,淨收益1743萬,獲得貸款額近4倍的回報,本金翻了近8倍。

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

回到開頭,我們其實已經講過:投資的致勝之處,除了選對投資標的,其實收益主要來源於時間的複利增長。為什麼很多人無法真正獲得最終的巨大收益?是因為,現實投資中沒有多少個人投資者能夠30年如一日的堅持投入/不退出,並等到最終收穫。

在買房這件事上,為何就可以做到30年如一日的供房、投入。因為在我們所經歷的經濟週期裡面,除了08年金融危機,房價並沒有出現過大幅的下跌,而因為其居住屬性,房子的擁有者也大多不會在房價大幅上漲的時候套利離場。

06、

但是,在純粹投資的世界裡,最難以克服的依然是人性。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也在其經典之作《聰明的投資人》中反覆強調並論證了這一觀點。

這似乎對於普通人來說太形而上,在這裡我將投資行為與買房行為做了一個簡單的類比,讓大家更容易的理解並開始堅持投資,用供房的思維來管理並供養你的投資資產池。

以下經驗分享,適用於已有房產的投資人,如果你已收穫了房產上的紅利,甚至通過房產裂變獲得上億身家的暴擊,不妨看下下面這些建議———

1、 假定你有兩套房。每個月在供的兩套房,一套用來居住,一套用於投資(定投)。

2、 依然假定你有兩套房,全部還款一套,供房貸一套。(適用於舉例中的有提前還款能力的人)

3、 把每一份固定投資當作必須堅持且不能拖延的房貸還款。如果自控力較弱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一份強制性的投資計劃,如儲蓄型保險。

4、 為自己設定里程碑(獎勵計劃),每10年或者每5年,可以提取其中一部分金額,比如孩子上大學。這是投資“房產”的租金回報。

5、 選擇適合你的投資方向,堅持並相信時間的力量。如果可以,為自己設置一個真正的投資目標或者財富自由的目標。

那麼,沒買房子的人,又該如何理財呢?房還沒買,何以理財?還是先把買房的目標完成再說?文章篇幅太長,且聽安靜&小魚兒下回分解。

PS:

安靜的小密圈開放快兩個月了。為了避免閒雜人等吃瓜看熱鬧,所以我設置了金額,總共365元,相當於1天1塊錢。目前已經有50多人了。沒有想過做很大,只求輸出的東西越來越有價值。安靜,在知識星球等你。

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
一位理财师的自白:拥有过亿身家之后,我们还可以干什么

你可能還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