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 云南昆明寻甸县易地搬迁小山村的幸福生活


从10月开始,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小海新村里好事连连,村里有人家嫁姑娘,一村老小全上阵背柴、生火、杀猪、宰羊、洗菜……让这个只有33户易地搬迁来的脱贫村里到处喜气洋洋。

从山后搬到山前,不是一次简单的搬家,而是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小海新村的脱贫户原来所居住的村名叫山后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生产生活用水奇缺,进出村里的山路到雨季根本无法通行,还时有滑坡,就连下地干活,都得爬上一截山路,想卖点农产品,也得背着背箩走几公里山路才能到公路。

寻甸县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县23个易地搬迁项目相继启动,山后村就是其中之一。按照“规划先行、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基础优先、稳定发展”的思路,通过政策扶持、农户自筹的方式,由村党总支牵头,按照“统规联建”的方式,山后村农户建盖起了新房子,每户一幢独户楼房。村子配建硬化道路、绿化带、活动室、公厕和垃圾房,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全村33户、114人实现整体搬迁。新村交通便利、植被茂盛、水源丰富,土地平整,适宜生存。

10月初,小海新村一村民家女儿出嫁,迎接新郎时,村民们身穿民族服装列队歌唱迎接。

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异地搬迁后,人们的精神面貌彻底改变,见到相机,大家都开心的凑上来拍照合影。

为从源头上减少返贫现象发生,小海新村积极发展产业,盖起了集体的养殖场,生猪集中养殖在一起。

一到喂猪的时间,村民们边一同挑着猪食前去喂养。

猪食以生态饲料为主。

小海新村居民王建光,曾经仅靠种玉米为生,如今易地搬迁,有了更多机会,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养猪的同时,该村引导贫困户把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按90%的市场价供给雏鸡或成鸡给贫困户养殖。

合作社按照保护价收购。苗鸡主要林下养殖,林下土鸡苗绝大部分是寻甸的特有鸡种,以寻甸苗家传统鸡种血缘,配套家系繁育而成的多色羽土鸡。

小海新村村长张有发和村民们一起养殖起了苗鸡,他说,苗鸡长成后每斤能卖60元钱,养鸡成为大多村民主要增收项目。

生活富裕了,逢年过节大家都聚在一起。

如今的小海村正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