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白天,英軍夜間,德空軍王牌們不被打死,也要被累死!

二戰初期,無論是攻打法國還是蘇德戰場,德國空軍可以說是叱吒風雲。一時間,歐洲的天空佈滿了納粹的鋼鐵烏雲,在現代化戰爭的多兵種作戰中,二戰開始階段可以說德國人很好的詮釋了:制空權多麼重要!德國人的斯圖卡曾經讓歐洲各國毫無招架之力,同時德國也輩出了不少王牌飛行員。

美軍白天,英軍夜間,德空軍王牌們不被打死,也要被累死!


但是到了戰爭後期,特別是諾曼底登陸後,德國空軍卻幾乎不見了蹤影,戰場上空到處變成了盟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失去了空中保護的德軍,即使地面部隊再怎麼拼命抵抗,也只有挨炸的份,一直潰不成軍,那麼曾經顯赫一時的德國空軍怎麼沒落了呢?

在44年以前,雙方主要的交戰模式是美軍轟炸機編隊在無護航的情況下攻擊德國內陸,當時德國戰鬥機部隊按照調配轉場集中,然後到城市上空交給高射炮,美軍離去時再由戰鬥機接手,直到美軍護航戰鬥機來迎接。

美軍白天,英軍夜間,德空軍王牌們不被打死,也要被累死!


這套戰術,在轟炸機與戰鬥機數量相同的時候,能消滅美軍20%的飛機,最差也有5%,效果非常好,但也產生了一個隱患,就是德國高層認為幾百人的戰鬥機編隊足夠保衛德國了,因此就沒有打算再進一步投入空中資源。更糟的是美英是協同作戰的,英軍夜間美軍白天,德國王牌們被迫連軸轉,根本無法休息。

然而到了1944年,德國空軍面對的已經不是和自己數量相當的美國轟炸機,而是數量幾倍於己的轟炸機,以及數量更多的戰鬥機。美國戰鬥機只需要瞄準德國戰鬥機就行,而德國戰鬥機要肩負攻擊轟炸機和自衛兩個任務,無所適從。

美軍白天,英軍夜間,德空軍王牌們不被打死,也要被累死!


德國飛行員承受了巨大的損失,西線大部分空戰精英都是死在44年6月以前的這半年裡。因此納粹空軍下令,禁止德機再主動攻擊美國空軍,要保存實力應付未來的盟軍登陸。

於是把德國精英飛行員撤下來組建新的中隊,另外新式的噴氣式ME262加速生產。德國空軍後來打過一些精彩戰役,集中大量噴氣機給美軍造成重大傷亡。有一次3分鐘之內消滅美軍一箇中隊,其他中隊甚至沒注意到這部隊消失了。

美軍白天,英軍夜間,德空軍王牌們不被打死,也要被累死!


那為什麼總體上進攻方盟國空軍損失大,卻還是擊敗德國空軍佔領了制空權呢?這主要是德國飛機產量提升太慢,新飛行員培訓太慢。更糟的是44年美軍開始攻擊德國的人造石油工廠和煤礦,新生產的20000多架飛機完全沒油可用。

隨著戰爭的進行逐漸在地面戰爭中失去,飛機造不出,造出來了被英美戰略大轟炸炸掉了,沒被炸掉又因為交通癱瘓運不出去,運到前線又沒航空煤油飛不起來,飛機好不容易能飛了,飛行員又跟不上了,像這樣制空權不失去才怪。

美軍白天,英軍夜間,德空軍王牌們不被打死,也要被累死!


而盟軍方面,簡直就像開了掛一樣,美蘇巨大的戰爭潛力一旦動員起來,他們製造飛機就像摺紙飛機一樣,用不了多長時間就累積巨大的數量,數量大的同時飛機的質量也不遜色德空軍。失去了天空的德軍,註定等待他們的是直接被盟軍掄死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