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何罪?北京公積金新政暴擊一萬點

首先申明,

飯總歷來愛黨愛國,

在美國華人群經常被貼五毛標籤這種。

以下所說,僅僅是客觀陳述,沒有傾向性。

北京公積金新政出爐,幾乎所有購房者群罵聲一片,圖就不貼了,都挺激烈的。

改善的多數並不敏感,二套還純用公積金的,本來就很少,比如300萬換500萬房子的,本金雄厚,對公積金和商貸差額有計較,但沒有那麼敏感。

首套剛需受傷害就嚴重了,存繳12年才能貸滿120萬,公積金中心負責人明確表示,符合國家“租購併舉”的策略,並不鼓勵年輕人買房。

年輕人分兩類:

一類是有錢的年輕人,家裡有底子,六個錢包來支持的。

還有一類是滿懷夢想和期望,來到北京,但是家底子不夠或者支援少,靠自己努力奮鬥,生存,紮根,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娶個老婆生個娃,好好的生活。

公積金貸款不能用或者設置門檻,核心意義,飯總真心看不懂,有錢的年輕人你光靠這一招能阻止了?沒錢的年輕人,真心豁出去,無非就是支付利息更多。真要阻止,那就首套剛需也直接8成首付好了,保準大多數年輕人都買不起了,或者乾脆規定35歲以下不允許買房(本科畢業23歲+12年公積金)。

租購併舉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古今中外從來沒有一個zf能事實上做到讓每個家庭都買的起房子,但是可以讓你住有所居,飯總一直跟大家強調“房住不炒”的兩種含義,不只是控制房價,另一重含義是讓你租房子住,可惜很多人沒聽懂。

但是,北京有現實的問題啊,

孩子上學怎麼辦啊?

能做到租購同權嗎?

或許有關部門會說,教育改革總有一天能做到的,

那麼請問是哪一天呢?

哪位老爺站出來給個時間表?

如果十年做不到,租房子現實嗎?

如果二十年呢?人一生,有幾個十年二十年呢?

那我就尷尬了,憑什麼我在北京努力奮鬥,不能讓我用公積金買房,非要我多出商貸的利息成本。

讓我租房可以,短期又不能解決同權的問題,難道我就非要成為改革的代價?

每逢這種時候,總會有人跳出來說房價要大跌了。飯總真心笑的跌倒在樓梯上,清醒點吧,剛需如果早點上車,會有這事嗎?你早上晚上有什麼區別,只要不是跌個50%,你自己好好住好好生活早點討老婆是正經啊。一個公積金政策影響房價最下游人群的,對主力的改善群體毫無影響。能做出這種判斷的,如果也是剛需,那真是挺天真的,想跌50%,先把地價降50%,你看看你能不能等的到。

順便說說近期關於限競房降價和66塊土地供應的事情,反正只要有這樣的標題,一定就是房價要涼涼,要降價。

飯總在去年12月底就說的很清楚,未來北京房價會分化,好的房子始終都是不便宜的,天宮院的金融街融匯幹到52000了都,西城的學區房?不提也罷。而產業輻射不到,沒有學區的老破小低總價,價格會進一步下沉。但是要平常心對待,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當前大通脹背景下,老百姓的錢,並沒有什麼可去的地方,放銀行裡,你的錢包如何面對兩個月從4塊到6塊的雞蛋?

無論單盤如何,你首先要看總量,總量才代表了購買力,單盤賣不好那是因為一下子多項目集中入市,造成短期的供大於求。

剛剛過去的8月,北京新房創出幾年交易新高,4900多套成交。限競房表現非常不一,位置好的或者總價低的套數少的,秒殺的不少,從瀛海府到瑞悅府到七橡墅等等。而性價比不高賣的不好的,確實該降價就要降價,實質上降價的目前就一兩個項目。

為啥?因為開發商成本高捨不得啊,除非資金壓力大到極點,否則都會扛著。現在的情況跟2014年的自住型商品房銷售高度類似,當初連花香四季這樣的自住商都能有人給退了,現在想想是不是傻,那時候遠一些的自住商就跟現在不好賣的限價房一樣,都允許轉商賣。然而一年之後,自住商就買不到了,有些人說是因為2015年房價漲了,不是的,

2015年10月之前房價漲的不厲害的,主要是跟現在限競房一樣,幾萬套同時入市,購房者可選擇的多,許多人看著看著就不想買了,然後就買不到了,因為後面賣一套少一套,如果沒有新增供應,那立刻又是供小於求的局面。

而供應呢,66塊地,平均每塊按照500套算,33000套,共有產權如果佔一半,那商品房只有16500套。再看看位置,五環內有幾塊啊?早就不批地了,這些都是早年規劃過的,鳳毛麟角。應該慶幸有這66塊地,一直不供地,飯總心裡都高度發毛,不知道明年北京打算怎麼搞。年輕人真的都會上共有產權嗎?

未必,之前飯總寫過一篇共有產權上還是不上,商品房和共有產權重疊率並不高。

所以不是什麼房價涼涼,北京從地價到供需,一直就沒有發現大跌的基礎。如果有這樣的信號,飯總第一時間會去賣房子的,賣完再來告訴你們,然後等跌了一半再去接盤。片區和房源價格分化,也是為什麼各群群友對市場感受不一樣的原因,有些人感覺房子沒降甚至還在漲,因為在看比較好的房源,有些人感覺在降,因為你看的房源比較一般。

面對公積金新政,剛需怎麼辦?真的去租房子住?暫時真實意願沒有什麼可能性。那麼肯定也有一部分剛需被傷害,北京不留爺,爺去別的地方。一批曾經努力奮鬥,滿懷希望的年輕人,就這麼傷心的離開了北京,多年以後他們路過北京出差,會發現依然是有源源不斷的新的年輕人滿懷希望、懷揣夢想來到這個城市。也許那個時候已經真正做到租購同權了,年輕人已經不必再為買房發愁了,就是不清楚到時候租金幾何。

飯總真心提議,出這樣的政策,真的要多聽聽年輕人的聲音。買房還是租房,是老百姓自己的權力,如果是鼓勵租房,請做好租購同權的大環境,讓老百姓租起來放心,省心,不用為孩子讀書等發愁去搞個五證。

不說了,

飯總的居住證似乎到期了,

趕緊要去辦理,

不然娃沒辦法念書了。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