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手球誤判賴底線裁判?其實是足協的鍋 培訓3天就上崗怎能公正

中超聯賽漸入尾聲,無論奪冠還是保級都日趨膠著。領頭羊廣州恆大面對降級邊緣的延邊,六冠王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儘管4-3取得勝利,但是最後時刻劉健的進球還是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慢鏡頭顯示劉健的這個進球手球在先,可惜無論是主裁判還是底線裁判都未能正確做出判斷。

劉健手球誤判賴底線裁判?其實是足協的鍋 培訓3天就上崗怎能公正

為何足協啟用了底線裁判,依然沒能避免巨大誤判的發生呢?輿論一邊倒的在指責當值底線裁判,不過觀察家要告訴你,這樣並不公平,這個鍋不應該底線裁判來背。

為什麼不是底線裁判的鍋呢?中超聯賽本賽季爭議頻頻,為了確保聯賽能夠在公正、公平的環境下進行,中國足協匆忙上馬了底線裁判制度,希望能夠把誤判、錯判扼殺在搖籃當中,事實證明足協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仍然沒辦法避免誤判的發生。裁判的這個誤判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延邊保級希望渺茫,一支球隊一個賽季的努力就此付之東流。

劉健手球誤判賴底線裁判?其實是足協的鍋 培訓3天就上崗怎能公正

底線裁判看似簡單,其實也需要一定的專業性以及一定時長的培訓,並不是隨便安排一個邊裁站在底線就能夠變身火眼金睛的。按照國際通行的管理,底線裁判上崗前要接受至少15天的培訓,否則無法達到底線裁判所需要的技術要求。

中國足協是怎麼幹的呢?底線裁判的培訓是安排了,但是所有人的培訓只有3天時間,如此短的時間內想讓裁判完成從主裁判或者邊裁到底線裁判的身份轉換其實是很難的。此前幾輪比賽並未出現太多爭議畫面,底線裁判也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這一次對於劉健手球的誤判,使得底線裁判成為眾矢之的,可是當你知道了他們只接受了3天培訓就匆忙上崗之後,也許你就理解了這個鍋到底該誰來背。

劉健手球誤判賴底線裁判?其實是足協的鍋 培訓3天就上崗怎能公正

當然從技術角度來說,主裁判、邊裁、底線裁判對於這個誤判都有不同程度的責任,我們姑且認定裁判並未受到其他場外因素的影響。中國足協要想最大限度的抑制誤判、錯判,這種培訓3天就上馬的急功近利行為還是要少一點,要做就專業一點,否則太容易鬧出笑話。

廣州恆大近來風雨飄搖,主教練斯科拉里下課在即,高拉特的惡意犯規未受到足協追罰也引起外界不滿,球隊又傷兵滿營,在這種形勢下這場勝利來得正是時候,不管裁判是有意也好無意也好,廣州恆大再次成為受益者,中超聯賽冠軍的懸念幾乎被殺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