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學之樹幹與樹枝


武學之樹幹與樹枝

練拳如果做到穩固松沉,那就十分養眼了,同時也屬於練得其法,進入了門庭了。看過一些人練習的拳術視頻,身體的穩固性不是很好,這其中“拙力大”是一部分,重要一點——關鍵是沒有理清軀幹與手臂在做動作時的主次關係,說白了就是不明白整體力練習時的身體各部位的結構問題。

練拳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做動作松沉穩固,這一點很難求,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而言。要做到穩固松沉就要遵循以下幾點:(一)中正;(二)不用拙力;(三)氣沉丹田;(四)身體結構合理分配。

武學之樹幹與樹枝

(一)中正,自然不用多說,保持身體不前傾,不後仰,不左歪,不右斜就可以了;

(二)不用拙力,就是說練拳時做動作要自然,不要想著發出震撼之力,明勁功夫達不到你發不出力來。

(三)氣沉丹田,這一步最難,涉及到了養氣上面,沒有正確的方法,沒有清心寡慾的習慣,基本上做不到;

(四)身體結構的合理分配,這一點是我主要想說的,也是可以拋開以上三點獨立來操作的,同時也能達到身形的穩固。打個比喻人體就是一棵樹,軀幹是樹幹,腳是樹根,手臂是枝條;我們可以想象,有風的天氣下這棵樹的整體狀態,樹根肯定是不動的,否則樹就倒了;樹幹幾乎是不動的,即使動也能迅速回歸中正;枝條是隨風擺動的。

武學之樹幹與樹枝

所以說練拳時就要效仿這棵樹的各部位的形態,首先腳步落地生根,不能隨意移動,哪怕是一絲一毫,一定要養成這個習慣,定位腳下就站死;其次軀幹不能失去中正,即使動也要上下順直,不能前傾後仰;再其次手臂動作要自然,不能用大力以至於把身體帶動的失去中正。這樣練就能做到穩固了,也能步入正軌。

說幾句題外話,形意拳的發力在於兩個部位,即胯部的轉動,與丹田的鼓盪;而手臂肌肉是時刻保持鬆弛的,就如同一杆紅旗綁在車上,是車在奔馳,不是紅旗在前進!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與文字來源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著作權屬於原作者。如原作者有異議,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聯繫郵箱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戳這裡,查看更多精彩太極拳分解教學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