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作者 / 津平

橫店“文榮獎”臺上,陳思誠痛定思痛:“我暫時不拍電視劇了,《遠大前程》是我電視劇的‘封箱之作’,等電視劇的創作環境變好了,我再回來”。

2018年,電視劇的“創作環境”變得越來越糟糕。從收視率絕對值明顯下降,到冠名減少、稅收嚴查、叫停跨界定增……電視劇行業經歷了數十年畸形繁榮後,終於留下一地雞毛。

然而陳思誠可以離場,其他人卻不能離場。近日,包括歡瑞世紀、華策影視在內的數家電視劇公司均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預告。

雖然電視劇行業“寒冬”概念炒的火熱,但在幾大電視劇公司的三季度業績預告中,並無光景大變的跡象,娛樂產業(ID:yulechanye)挑出了兩傢俱有代表性的,業績仍在上漲的電視劇公司。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據財報顯示,歡瑞世紀1-9月實現淨利潤約 1.5億元-1.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7-9月實現淨利潤約9989萬元-1.2億元,同比增長約423%-528%;華策影視1-9月實現淨利潤約 3.23億元-3.7億元,同比增長約 5%-20%,7-9月實現淨利潤約3413 萬元–8033萬元,同比增長約2.66%-141.62%。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主要盈利點來自“賣劇”

歡瑞世紀領頭“虛火”公司

歡瑞世紀還算一家令人羨慕的公司。

近日,歡瑞世紀公佈了1-9月業績報告,實現淨利潤約 1.5億元-1.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7-9月實現淨利潤約9989萬元-1.2億元,同比增長約423%-528%。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據資料顯示,一向以電視劇為核心的歡瑞世紀在今年前九個月開機拍攝的項目有《江山永樂》《盜墓筆記(第二季)》等,參投了《隱秘而偉大》《鬼吹燈》《我的雙面女友》等,其中《江山永樂》《隱秘而偉大》《盜墓筆記(第二季)》等已相繼進入後期製作階段並陸續完成製片。

但在排播滯後,上映時間不可期的原因下,歡瑞很難快速將資金回籠,例如早在兩年前製作完成的《天下長安》,至今沒有播出。中信建投分析師武超在研報中預計,歡瑞三季度預計有兩部劇集確認收入,全年收入將較為平滑。

事實上,在電視劇營收不太穩定的情況下,歡瑞在今年三季度預告中的盈利將主要來源於其它:其一,沒有去年同期“周播劇場”大額成本支出的影響;其二,將《盜墓筆記(第二季)》售賣;其三,藝人經紀收入繼續增長。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2017年,歡瑞將《青雲志2》等多部共170集電視劇打包1.32億元,買斷北京衛視每週一二三的次黃金檔,歡瑞旗下的歡瑞營銷更是承包了周播劇場的廣告招商權,保底1.58億元,盈虧由其自行負責。但由於衛視招商水分大,歡瑞最終虧損數千萬。

而《盜墓筆記2》的售賣是歡瑞三季度報中主要的盈利點。其於去年九月與騰訊視頻簽署了《封神之天啟》《青雲志3》《盜墓筆記2》三部影視劇的售賣合同,交易對價含稅合計8.4億元。

其次,作為歡瑞一大重點業務,藝人經紀在今年上半年收入貢獻前三的分別為2107.47萬元、2099.71萬元、1056.56萬元,預計三季度仍能給歡瑞帶一筆不小的營收。經過核心藝人出走後,歡瑞也開始減少對其的依賴,但大量聘用其他公司藝人將使劇集投入更高,本季度在電視劇及衍生品業務上的毛利率也值得關注。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華策Q3繼續領跑

頭牌電視劇公司卻難逃“流量假象”?

1-9月淨利潤3.23億—3.70億,同比增長5%—20%;7-9月實現淨利潤約3,413 萬元–8,033萬元,同比增長約:2.66%-141.62%。華策影視稱,報告期內,公司各項業務進展順利。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華策的“穩”,來自於它謹慎參與電影及綜藝的業務擴張,付出成本有限。

據相關媒體報道,從連續五年的利潤表來看,華策影視營業收入迅猛增長,從2013年底的9.20億元躍升至2017年業績快報所披露的52.05億元。相比之下,淨利潤的變化非常平淡,2014-2016年均維持在4.5億元左右。

而在今年同花順統計的已發佈中報的26家影視動漫公司中,華策的營收、淨利潤均列第一,遠超當代明誠、印紀傳媒、歡瑞世紀。作為A股電視劇頭牌企業,看起來華策並沒有受市場太多負面影響。

整體來看,華策影視2018年作品產量極高,遠遠超過了慈文傳媒、歡瑞世紀、唐人影視等公司,在2018年3月春推會上,華策帶來了18部電視劇。

前三個季度,華策已經播出了《談判官》、《甜蜜暴擊》、《天盛長歌》、《橙紅年代》等多部劇,但值得關注的是,幾部劇的口碑都有點差。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其中,《談判官》豆瓣評分3.4,《甜蜜暴擊》2.8,《橙紅年代》6.6分略高,但劇情注水嚴重頗為詬病,而作為湖南衛視高價引進的電視劇《天盛長歌》,豆瓣評分雖高,但在收視率方面長期“穩定”在0.5%,原本70集的電視劇,被湖南衛視緊急刪減成56集匆匆播完。

可以說,今年到現在為止華策還沒有拿出一部可以稱為口碑爆款的劇征服觀眾,但收視率及播放量卻頗為亮眼,《談判官》位列上半年衛視黃金檔收視率第7。截至10月23日,《甜蜜暴擊》全網達77億播放量。

雖然華策的電視劇業務還不錯,但電影業務的存在感仍舊很低。《祖宗十九代》坐擁眾多明星還是演砸,《南極之戀》口碑無法拯救題材,僅有《反貪風暴》讓華策小賺一把。

總結來說,華策第三季度主要貢獻利潤的項目有劇《橙紅年代》、《蜜汁燉魷魚》,電影《反貪風暴3》。當然,其也有《青春同學會》、《異口同聲》的部分綜藝收入。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今年暫無爆款電視劇

十年畸形繁榮終落一地雞毛!

開年至今,兩大熱門劇集《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可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兩部沒有上星的網絡劇。今年電視劇行業到底怎麼了?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從收視率絕對值明顯下降,到冠名減少、稅收嚴查、叫停跨界定增……電視劇行業經歷了數十年畸形繁榮後,終於留下一地雞毛。

在10月21日晚間發佈的《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8》中顯示,電視劇收視率普遍低於2017年,單日最高收視率僅為2%,2018年上半年全國平均每人每天收看電視132分鐘,較2014年縮短半個小時之多。2018年上半年日均觀眾規模僅有52.5%,下降幅度為8.06%,為五年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今年10月的北京秋推會上,類似的寒潮也在上演,但我們很難想象,當電視劇公司不再拍電視劇。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三天的日程,近480家電視節目製作及相關產業機構參展,交易電視劇近1200部,其中電視劇約800部,包括前期籌備電視劇317部,拍攝製作中111部,首輪發行227部,二輪和多輪發行144部,相較於去年電視劇數量有些許下降。

眾所周知,除了中央臺以外的其它衛視頻道有四成收視來自影視劇。但收視率下降後(加之郭靖宇揭露收視率造假內幕),招商冠名更顯艱難。

屋漏偏逢連夜雨,據消息報道,證監會近日向各大券商下發了《再融資審核財務知識問答》與《再融資審核非財務知識問答》,兩份文件明確提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遊戲的審核要求。


《如懿傳》《延禧攻略》相繼收官後,今年國劇市場還能有爆款嗎?


事實上,就算證監會沒出這兩份文件,資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向影視業過度靠攏。

種種跡象看來,今年電視劇公司大多交不出好看的成績單,而“高片酬、假收視、資本涼”三個關鍵詞也將是未來一至兩年電視劇行業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