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都市女子「不婚族」正壯大

近年來人們發現,越來越多屆於婚齡的都市女性遲遲沒有跨入婚姻這道門檻,而這群人中又以“白領”居多。大連日報援引新華社消息稱,日益增多的不婚現象已儼然成為一道都市風景,一種盛行於全國的流行通病。

一份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中國單身人群正日漸龐大:1982年中國的單身戶是174萬戶,到了1990年有800多萬人沒有婚配;1990年前後,北京的單身男女在20萬以上,而現在僅南京市這個數字就達到了40萬,北京和上海兩地已經衝破百萬之眾。另有一組上海人口情報研究中心關於滬市婚姻的演化數據:1980年結婚人數為18萬對;1990年是12萬對;1997年是10萬對。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數據還是在婚齡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出現的,而其中單身女性的比例有明顯上升趨勢。

恐婚都市女子“不婚族”正壯大

社會學專家指出,這些遞減趨勢從某個側面說明,晚婚甚至不婚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很多女性已經不再把結婚生子看成是人生必經的歷程。

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人認為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激烈的競爭使女性的獨立自強意識日益強化,有相當部分“白領”女性在物質上已經不用依賴男人,在事業上還獲得了超過男性的成功。她們或一身名牌,衣著光鮮,擁有自己的公司、房子、汽車,或滿腹學識,談吐優雅,卻唯獨少了來自親密愛人的關愛。她們不是不想愛,而是找不到愛。

不婚是一種生活態度

據社會學家測算,一個30歲的女研究生,若按傳統標準擇偶,其選擇面只有0.2%,而按三不計較(年齡、學歷、婚喪離異不計較)擇偶,選擇面也只能擴大到18%。但問題在於,就是女性不計較,男強女弱的習慣定勢也讓絕大多數男性難以接受。

恐婚都市女子“不婚族”正壯大

現實也正是如此,在一個網站的問卷調查中,72%的男性表示自己不願意與能力高出自己很多的女人結婚。當然,女性不婚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難有機會結識理想中的異性、不想因結婚喪失在事業上的發展機會、留戀於瀟灑自由的獨身生活而不願被婚姻束縛。

都說沒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於是,與“不婚族”的出現剛好相反,現在某些城市又掀起了低齡女性早婚潮,雖然早婚的隊伍並不算壯大,但無疑又給正屆於或已經過了婚齡的單身“白領”女性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有人說,不婚是一種生活態度。

無論不婚是出於都市女性的自願還是被動的選擇,也不論背後有多麼複雜的現實原因和社會因素,她們都被人們整齊劃一地冠以“單身貴族”、“不婚族”等新式的頭銜,不婚甚至成為現今社會新人類、新生活方式的一個時髦標誌。

婚姻無疑是人生中一道重要的大菜。然而如今,這道菜在人們心目中的滋味卻是越來越難以言表。很多女性甚至寧願承受社會的非議,也要放棄品嚐它的味道。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幾位不婚族和社會學家給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釋。

恐婚都市女子“不婚族”正壯大

社會學家指出,愛情與事業其實並不矛盾,也不一定非要恪守哪個先哪個後。對於現代都市女性而言,最好是在順其自然的同時,明辯不同時段中事業愛情的輕重緩急,在理智的思考後作出最適合自身的選擇,以獲取最大的平衡。

理想主義的守望者

與其他的不婚族相反,娜娜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愛情和家庭的。但是,她既不願意遊戲人生,也不願意湊合日子。

社會學家認為,娜娜的婚戀觀顯示出都市女性在繁雜社會中特有的冷靜。就這一點而言,女性比男性更純情、更耐得住寂寞。但是,這樣的守望要建立在有健康、正確的擇偶標準上,不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在有容不得半點輕率的婚姻態度的同時,還要懂得:婚姻於雙方既是利益又是負擔。

女人不婚現象已經成為一些時尚小說獵取的題材。

莫名的恐懼讓她遠離

小周和男友已經談了七年戀愛,但是卻沒有想結婚的念頭。她說:“婚姻對於我來說,是個很難邁出的門檻。身為女人,我最重視的是愛情,如果因為結婚而失去愛,我寧願不要妻子的名份。”

都說怕結婚的男人多。事實上,許多女人也有這種心理。因為婚姻這種東西對女人來說,一旦進入就不容反悔。不少白領女性不願結婚,是害怕那些婚姻帶來的繁重家務活、生養孩子的義務、照顧丈夫和的責任,有的則是怕結婚後感情不能長久,給自己帶來傷害,有的對自身或對方不夠完美過分擔憂,有的害怕感情還不成熟時結婚以後會不幸福。總之,女性對婚姻缺乏信心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都聲稱自己有“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