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國慶節過後,手機上幾個轉業戰友群又逐漸熱鬧了起來,一部分戰友正在緊張的準備選崗,還有一部分戰友都已經著手回部隊辦手續了,馬上就要開始另一種全新的生活。

昨天,大學的兄弟老鄭在微信群發了個圖片,是一個水晶擺件,應該是部隊給轉業幹部的紀念品。我好奇地問了問李小胖,是我一個單位的戰友,已經回去結過賬了。

“咱們單位上次開轉業幹部大會啥紀念品都沒發,這次總該紀念品了吧,發的啥?”

結果人家給我說:“發個錘子,就幾張紙,各種介紹信。”

難道戰友老鄭的單位又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單位? 我記得以前連隊老兵退伍都有紀念品呢,難道到了轉業幹部,就什麼都沒了?難道標準不一樣?

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01 同樣的軍人,不同的標準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特意問了問度娘,在網上找到了答案。在2016年總部頒發的《關於規範完善軍隊人員有關福利待遇的有關規定》中,我找到了相關的政策。

文件中是這麼說的:官兵退出現役時,團級以上單位可以在每人500元的限額內,統一定製發放具有軍旅特色的紀念品,所需經費納入單位年度預算安排。

按照文件內容,這個紀念品是政策允許發放的,所以不存在違規發放福利的風險。那為什麼會沒有呢?百思不得其解。


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然而,當我又讀了一遍這句話,看到了我們最熟悉的兩個字 “可以”時,疑惑一掃而空。

我們的好多規定、政策永遠都是這樣,可以、原則這些模稜兩可的“關鍵詞”太多,轉業的戰友沒有幾個人不受這些“關鍵詞”的戕害。

也許是人家領導比較關心轉業幹部,轉業幹部還對老單位有點念想,也許是自己單位的領導比較忙碌吧,眼睛裡都是工作,巴不得轉業幹部別來叨擾呢,現在只能這樣聊以自慰吧。


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02 我們在乎的是這份念想

不管承不承認,我們離開軍營走進社會,軍人的印記還是會一直留在身上,不管你和單位是卿卿我我,還是相愛相殺,亦或是老死不相往來,都改變不了我們的出處,你來自這個單位,他來自那個單位,事實已經無法改變。

我想,我們中的大部分對於部隊還是比較充滿感情的,即使我們再吐槽單位,再感慨這個單位不是人呆的地方,但有其他人對自己的老單位表示不屑時,站出來維護單位榮譽的不會是少數。


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其實,這份紀念品不管是貴重還是普通,它終究只是個商品罷了,沒有什麼使用價值。然而我們為什麼卻這麼在乎它?只因為它是我們這段青春歲月的痕跡,代表了我們曾經在這裡走過,刻畫著我們這些年的人生軌跡。它遠遠不是一個普通商品所能代替的,其中的意義只有每個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是對單位的一種念想,更是對自己生涯的一種回味。

記得當時召開轉業幹部大會時,集體宣過誓的:若有戰召必回!

都沒有了對單位的這個念想,還怎麼回去?要回去,也得有個能回去的地方啊!

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03 於細小處更見真情

部隊的幹部,很多都是揹著揹包靜悄悄地來報到,幾年或者若干年後,依舊是靜靜的離開,沒有歡迎,更沒有歡送。這幾年來,各級終於開始重視了,各個單位也知道為他們舉行退役儀式了,我參加的這次就是老單位舉行的第一次幹部退役儀式。

人有時候也很容易滿足的,即使是一些看起來是很小的事,比如舉行的退役儀式、退役的紀念品等等,這種小的細節,可能需要具體操辦的人員多花費點心思,細小處能影響全局,更能體現真情。


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若干年後,希望在回憶我的軍旅生涯時,有承載這種回憶的載體,也許只是杯子上的一句話,也許是個老照片,也許就只是部隊代號的那幾位數字,沒了承載記憶的介質,也就斷了念想。

最後,還是要請人資的戰友們不要小看這件小小的紀念品,因為你還不明白它對退伍的我們意味著什麼,它是我們沉甸甸的軍旅生涯,是我們以後的念想!

轉業軍官你領退役紀念品了嗎?500元超標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