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測試的類別、依據和流程

白盒測試的類別、依據和流程

白盒測試的策略是首先進行靜態結構分析,採用先靜態後動態的的組合方式,然後進行覆蓋測試。利用靜態結構分析和動態測試對結果進行進一步確認,以達到測試效果。

1、白盒測試類別

白盒測試的類別具體分為以下七大類:

(1)軟件公用問題的測試。

(2)語言測試。

(3)業務對象測試。

(4)數據類型測試。

(5)界面測試。

(6)數值對象測試。

(7)數據管理對象測試

2、白盒測試的依據

白盒測試的依據有以下六點:

(1)軟件需求報告。

(2)軟件需求規格說明。

(3)程序設計文檔。

(4)軟件界面設計。

(5)編碼規範。

(6)開發命名標準。

3、白盒測試的流程

白盒測試的流程分為界面對象測試和業務對象測試兩種方式。

(1)界面對象測試

界面對象測試的流程如圖2-1所示。

白盒測試的類別、依據和流程

在圖2-1中可以看出:界面對象測試流程的優點是便於測試者從界面直觀地錄入數據,界面對象測試流程的缺點是進行迴歸測試是需要重複輸入數據。

(2)業務對象測試

業務對象測試的流程如圖2-2所示。

白盒測試的類別、依據和流程

業務對象測試是從底層開始,逐一向上延伸。從圖2-2中可以看出好幾個月:業務對象的測試的優點是在進行迴歸測試時不需要重複輸入數據,且執行一遍就可以了。業務對象測試的缺點是需要給中間層編寫一個測試小程序,根據程序中類的對象構造輸入數據及結果輸出到控制檯上。

●作者李龍,山東織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織雀教育首席講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北京人文大學雲測學院院長、高工,國內軟件測試“川模型”的提出者,全國大學生軟件測試大賽評審委員會專家,致力於軟件測試人才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