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瑞平: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以最佳状态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访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葛西劝、徐国栋

记者:不久前,保定市委召开了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以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作为保定发展的方向。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什么判断?

聂瑞平:保定市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的落实会,也是保定未来五年发展的谋划会、部署会。

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上指出,河北“十三五”处于“四个时期”。这个重大判断是完全适用于保定的。具体而言,“十三五”期间,保定市第一位的机遇、第一位的优势、第一位的目标,一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

从大的形势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中,保定被纳入中部核心功能区,明确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站在了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的最前沿。从自身条件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作风基础,具备了把城市做大、把产业做强、把生态做美、把民生做富的现实基础和广阔空间。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保定发展寄予厚望,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把保定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这是保定面临的重大机遇,是我们的重大使命,同时也意味着重大责任和重大压力。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大的机遇、最好的机遇,必须抓住抓牢。

记者:因此,保定市提出的三大主体发展战略,第一条就是协同发展。

聂瑞平:是的。就工作布局和发展路径而言,我们提出“协同发展、创新驱动、环境支撑”三大总体战略,第一位的就是协同发展,把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最宝贵战略机遇和“十三五”期间必须抓好的战略任务。

一是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简单说,就是建设好“两地三区”: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保定功能定位,坚持积极承接与主动服务相结合,尽快把保定建设成非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实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绿色低碳宜居生态文明新区。

二是搭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平台。坚持高点定位、高端谋划、高速推进,加快建设一批平台和载体,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具体包括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交通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势,加快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沿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张石高速、太行山高速、京昆高速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对周边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微中心城市;在京广高铁沿线打造一批功能完整、宜业宜居、生态良好的高铁小镇;重点推进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白洋淀科技城、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安国中药都等功能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国别(地区)产业园,培育一批产值超500亿元、超1000亿元的园区平台。

三是优化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我们将打造最优的政务环境,在全市唱响“来到保定、一切搞定”的营商环境。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对接京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大力提升教育、文化、医疗、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要瞄准交通率先突破,加快打通与京津之间的“断头路”、“瓶颈路”,全力推进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智能化、低成本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记者:这些工作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聂瑞平:在协同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我们与36家央企集团签署合作协议75项,京津保协同发展项目198项,总投资3838.74亿元;初步实现了京津保半小时互联互通;白洋淀科技城、安国中药都、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等“一城多园”建设加快推进,其中白洋淀科技城13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313亿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新发地高碑店物流园区等投入运营;总投资382亿元的长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一期、二期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128亿元的中国电科涞水产业园、总投资120亿元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总投资39.86亿元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乐凯新材料产业园等开工建设;投资100亿元的长城汽车变速器项目、投资31亿元的晨阳水漆产业园、投资17亿元的普洛斯涿州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区一期等项目进展顺利。从9月份开始,保定就迎来全市项目建设的“收秋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的战略优势和发展潜力正在得到释放和爆发。

记者:保定对脱贫攻坚工作特别重视,您多次要求干部们多到最贫困的地方走一走,实地调查,多想办法,把全市的脱贫工作搞好。保定目前脱贫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更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工作,打赢这一场脱贫攻坚战?

聂瑞平:脱贫是最大的民生,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人民立下的军令状。而保定,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后第二次外出调研和第一次考察扶贫工作的地方。对我们来说,这更是巨大的鞭策。

保定这方面的工作抓得比较早,也有了一定进展,已经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二五”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今年,我市还将有1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66万左右,9个重点县贫困发生率由32%下降到18.5%。但压力也相当大,我到深山区考察调研时就发现,那里的贫困户生活还相当艰苦。市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真正深入到贫困地区进村入户,遍访贫困群众,使各项帮扶政策更接地气、更加有效。如果不了解具体情况、实际情况,怎么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呢?

目前,我们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出台了实施方案,与贫困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责任书,一县一目标、一县一要求、一县一考核。参照贵州“四看法”,修订完善了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建起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深入落实精准脱贫“五个一批”要求,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采取超常规举措,持续开展“钱袋子、挪穷窝、兜底线、定心丸”等精准扶贫工程,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继续发挥好“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决定、社会帮扶、基层保障”五个作用,强化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等各项举措。9个贫困县将对照签订的责任书,按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任务,特别是阜平县的脱贫任务重、压力大,中央、省委高度关注,我们将再加一把力,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努力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示范县、标杆县。

记者:省委书记赵克志不久前在保定调研时强调,领导干部要不断调整状态,保持工作激情。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保定是怎样部署这方面工作的?

聂瑞平:实现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保定必须以最佳状态落实好中央、省委全会精神,苦干实干、激情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干部有不甘落后、在竞相发展中憋着一股劲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但是也确有少数干部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有的甚至就根本不在状态。

今年我们赴贵州学习考察期间,我就讲到,学习贵州一定要解放思想、破解瓶颈、点燃激情。在这次市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上,我们就这方面作出了专门部署,提出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增强干部执行力、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增强党的凝聚力。解放思想要深入、深入、再深入。紧紧盯住跨越发展的大目标,紧紧盯住高端高效的新标杆,紧紧盯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趋势,按照省委“八破八立”要求,彻底抛掉一切阻碍、制约、束缚保定发展的旧思想和“亚心态”。破解瓶颈要彻底、彻底、再彻底。强化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防范问题作为基本功;坚持精准思维,精准彻底地清除瓶颈病灶,确保不留任何后遗症;敢于改革创新,敢于对自己改革、对自己创新、自己革自己的命。点燃激情要实干、实干、再实干。靠理想信念、担当精神、高效执行来点燃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把职责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工作成效落实到真抓实干上,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惠及全市人民的美好现实。

“十三五”将是保定发展的关键五年,是保定各种优势和潜力集中释放的“黄金五年”,是保定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跨越赶超的重要五年。只要全市上下以最佳状态去苦干实干、激情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