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通车给侨都江门带来发展机遇

中国改革报广东记者站10月24日讯(记者黄殿晶 通讯员江轩)历时9年建设的港珠澳大桥24日正式通车,使香港与珠江西岸的陆路交通缩短三小时左右,给珠江西岸的著名侨乡江门市带来机遇。该市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共建、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城市新区、合作平台为载体,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增长极、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目标。

港珠澳大桥通车给侨都江门带来发展机遇

江门发展引人关注(记者黄殿晶 摄)

据了解,每6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祖籍在江门,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大大拉近了江门与港澳的时空距离,使得江门与港澳之间的经济联系、交通联系、人员往来将更加紧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转移成本进一步降低。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认为,港珠澳大桥打通了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香港会更多辐射到珠江西岸,使得江门可以发挥洼地优势,更好地借力香港迈向高质量发展。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蔡勇表示,香港、深圳往东走会被山挡住,但是往西走,一路可以通往江门的大广海经济区,以及阳江、茂名、湛江等粤西地区,并可经北部湾到达东盟,开拓“一带一路”的市场。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指出,江门后发优势明显,如在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上,五大万亩园区建设步伐加快;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低等。香港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教育等领域优势明显,而这些领域恰是江门的短板。江港两地可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实现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建设。

江门市长刘毅认为,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以及深中江通道、深茂铁路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江门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希望进一步探索江港深度合作模式,提升江门的枢纽功能和香港的辐射功能,拓展大湾区的经济腹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