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有特色的「老房子」原來蘊含著成都的移民文化

從古蜀時期五代蜀王融合並締造出輝煌的古蜀文化,到明末清初一百多萬移民進入四川,曾經讓成都這座天府之國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移民文化和移民精神。

在此過程中,移民文化對成都城市建築物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由此催生了一批蘊含移民故事的的“老房子”,這些舊居如今已陸續入選成都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這些承載著“成都記憶”的歷史建築,不僅彰顯出天府文化的時代風采,也梳理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可以讓人追尋一段段關於成都歷史文化的記憶,為研究成都的移民文化、宗族文化提供了珍貴的樣本。

龍泉謝家大院

屋脊上的飛簷有嶺南建築風格

這些有特色的“老房子”原來蘊含著成都的移民文化

謝家大院

在龍泉驛區茶店鎮勝利村竹林掩映的一座半山腰上,坐落著一片典型的川西四合院,仔細看,又會發現大院的一些建築細節帶有嶺南建築的風格,這就是已被市政府納入歷史建築保護名錄的“謝家大院”。

這座修建於清朝中期的院子,為客家人謝氏入川后在龍泉驛區茶店鎮修建的家族住宅,入川一世祖名叫謝迎相,是明朝萬曆壬子科翰林,曾出任川東道,後來解甲歸田。

院落格局是典型的川西四合院,正房之外的三面,都是廂房,整個院落都是“前出廊後出廈”結構。屋頂蓋著一片片小青瓦,瓦上生長的“瓦上花”顯示出房子的古老,而屋脊上的飛簷又是嶺南建築的特徵。

每間房子門口都有兩根粗大的原木門框,連原木底部的柱礎上,都雕刻著花紋。窗戶上的窗花,都是手工雕刻而成。

謝家後人回憶,很多年前,大院正房也就是家族祠堂門口,還豎著一塊萬年碑。碑面上刻著謝家人的家規,總共刻了幾十條之多。以其特有的厚重家風,養育了20多代謝家人。

廣東會館

研究廣東籍商人社會生活的樣本

這些有特色的“老房子”原來蘊含著成都的移民文化

廣東會館

史料記載,由於明末清初,四川連年戰亂,人口銳減。明末張獻忠入川,已屠戮殆盡。部分廣東、江西、湖南、福建百姓便被強迫遷徙來川。

遷徙到成都的客家人和部分湖廣人,皆保持原籍的生活習俗,喜歡聚集。為共謀大事,和不受外籍人的欺負,他們各自佔地興建本地人的會館、祠堂,形成了“廣東會館”。

位於大慈寺街區,便有這樣一座廣東會館,既承載了“湖廣填四川”這一重要歷史事件的寶貴記憶,也是研究廣東籍商人社會生活的樣本。

如今的廣東會館幾乎保留了民國初年修建之初原有的風貌,會館的大廳、牆體、屋面、石柱均洋溢著古香古色的韻味,廣東會館修復投入使用後,已在此舉辦了多個時尚活動和展覽,成為一個時尚之地。

位於蒲江縣的餘家老宅院也頗有來歷。據《鐵改余姓總譜》記載,余姓的祖先是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第五代嫡孫鐵木健的後裔,“鐵改余姓”已有640餘年歷史,該建築則為研究蒙古族遷居四川地區的歷史提供了實物參考。

老房子裡的移民故事

成都有著獨樹一幟的移民文化

這些有特色的“老房子”原來蘊含著成都的移民文化

餘家老宅院

“成都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物產、優美的環境、深厚的文化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各地的人彙集於此。”在成都圖書館副館長、成都歷史文化研究專家肖平看來,這也讓成都由此成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移民文化和移民精神。


古蜀時期,五代蜀王中有來自岷江上游、湖北等地的部族,融合並締造出輝煌的古蜀文化。秦代“移秦民萬家入蜀”。明末清初,迎來“湖廣填四川”移民高潮。抗戰爆發,華東華北大量人口和各種機構、學校遷入成都。建國後的“三線建設”,也有大批工人進入成都。

在此過程中,移民文化對成都城市建築物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誕生了大量特色建築。如清初成都城市建設的重點是重建大城、興建滿城及新建貢院。大城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持續重建,周圍達22.8裡,“樓觀壯麗,城塹完固,冠於西南。”今成都寬窄巷子,已成為“千年少城”百年曆史的最後見證。

肖平認為,移民文化也造就了成都的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同時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上具有創新性特徵。單就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來說,它極大地促進了成都人口素質的優化,改善了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移民文化的深刻影響,使成都成為一座和諧包容、開拓創新、張弛有道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