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隨著手機應用的開發,各種APP借貸軟件,如雨後的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剛畢業支出大,又不好意思問家裡要,便在網貸App上借了錢,想著有錢了就還。”正是這樣的想法,讓22歲的小馮陷入借貸還貸“利滾利”的泥潭。


「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不斷通過推薦的App借貸、越陷越深

小馮今年22歲,寶雞人,目前在西安高新區某房地產做銷售員。去年11月中旬,剛大學畢業的他因為手頭拮据,不好意思向家中要錢,便想通過網貸解決“經濟危機”。

經同學介紹,他從一款名為“閃銀”的借貸App中借了1000元,其中手續費扣除了200元,實際到賬800元,借款時限30天。原想第二個月就還款,可到了還款的日子,他的工資已經所剩無幾,無力還上月欠款。此時,他突然發現App欠款金額的下方,有一個“App推薦”的欄目,推薦的正是借貸App。他從推薦中選擇了一款名為“拍拍貸”的App,從中借款補上了“閃銀”中的借貸,同樣是為期30天,“數額不大,有錢就能還上。”


「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然而之後,每到還款日期,他都無法用工資還款,於是便不斷通過推薦的App借貸,反反覆覆,直到今年8月,他的欠款數額已經達到一萬餘元,看著賬單,他說:“我突然感覺自己陷了進去。”


「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貸款App服務費高達30%

9月初,他看著借款日期臨近,又不敢和家裡人說,於是決定再次通過推薦App借貸,卻發現推薦的App已經沒有30天的貸款了,全部都是為期7天的貸款App,且借款2000元,僅能拿到1400元,服務費高達30%,七天到了就得還款,無法還款就需要再次借貸。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便在一款名為“樂回購”的App上再次借貸。


「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10月初,他的欠款由1萬餘元直接增加到4萬多,“欠款已經超出我的預計,我無力承擔了。”知道再也隱瞞不下去了,小馮向父母坦白了,家人這才知道他借網貸的事。


「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家人上網查詢,看到有人說可以報案解決,於是2018年10月14日晚,小馮前往附近的派出所報案,警方答覆說,借貸是你情我願的事情,無法立案,但如果對方上門討債,則可以報案解決。


「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律師建議起訴網貸App

陝西高瑾律師事務所律師高瑾說,這些網貸App的年利率基本上都超過了24%,屬於違法行為,小馮可以向法院起訴,法院不會支持這些網貸App高利率的貸款行為,他只需償還自己應償還的本息即可。

網貸平臺的催款手段

欠錢者還不上,借貸平臺爆通訊錄,搞的你親戚朋友全知道、讓你名譽掃地,精神備受摧殘,嚴重的會暴力催收,把催款的任務外包給討債公司,給您的家人、朋友帶來無法想象的困擾。


「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在此奉勸各位、以貸還貸、乃是無底深淵,網貸,千萬不能碰。如果一時急用、用了網貸,千萬千萬不要以貸還貸。


「呈不欺我」以貸還貸陷入“利滾利”的泥潭



發佈:昆明市公安局呈貢分局新聞宣傳專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