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爲「寂寞」在作怪!

小鹿有這麼一位同事,總是嘴上吵吵著要減肥,但又不自覺的想要吃東西,最後吃得停不下來。

就在今天,小鹿工作中途上接杯水的功夫回到座位,就看到那個姑娘,眼睛盯著電腦,左手操作鍵盤,右手嫻熟的情不自禁的伸進最下面一格抽屜,默默的打開裡面薯片的袋子,拿出來塞到嘴裡。

整個全程沒看過右手,那個右手和嘴巴的配合堪稱全自動一體化。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過了一會兒,這姑娘突然轉過來問我:

“你嚐嚐我這新買的餅乾嗎?可好吃了!”

“哎,你不是剛吃完薯片嗎?午飯沒吃飽?”

“我不是餓,我就是想吃兩口...”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這位姑娘的行為在生活中絕不少見,其實就連小鹿自己也時常管不好自己的手,控制不了自己的嘴。

減肥永遠是個信念,身體做不做得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別人吃兩口就飽了,我飽了還能再吃兩口啊...

也說不清自己是不是餓,但總感覺自己還可以吃下一個世界。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就在你不斷懷疑自己怎麼一直都是飢餓狀態時,也許你真的是弄錯了。你所謂的“食慾"只是一種”虛假的食慾“,其實你不是餓,

這一切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這樣一種可能的解釋——孤獨會讓飢餓感更強烈。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飢餓感迫使人們增加食物的攝入量,那麼人們因肥胖而產生健康問題的可能性也增大了。

而肥胖則會增加人們罹患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的概率。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特拉華大學心理與腦科學學院Lisa Jaremka教授和她的同事們就“孤獨和飢餓感之間的關係”做了一個實驗研究。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實驗要求42位女性(平均年齡53)在來實驗室之前的12個小時內不吃任何東西。

早上在她們到達後,Lisa給她們每個人930卡的食物,包括雞蛋、香腸、餅乾和肉汁。在她們吃東西前和之後的七個小時內多次測量她們的飢餓程度。

這些被試此前在另一項研究測試過她們的孤獨感。實驗還在飯前、飯後2小時和飯後7小時測量了她們血液中的ghrelin水平(一種促進食慾的激素)。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結果顯示,在標準體重的女性中,那些孤獨感指數更高的女性的ghrelin水平(促進食慾的激素)更高,她們的飢餓感也更強烈。

我們也許會覺得孤獨時人會比較低落因而會缺乏食慾,而實際情況是,越孤獨的人,越容易覺得餓,而且越容易想吃東西。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這一結果和她們的另一個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女性的人際壓力越大,她們的ghrelin水平(促進食慾的激素)更高、leptin水平(抑制食慾激素)更低。

也就是說,人際壓力越大,女性越容易想吃東西。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因此,當人們感到被孤立的時候就身體就會產生更強的飢餓感,迫使人去找食物。

一方面吃東西本身會提升人的愉悅感,讓孤獨感降低。

另一方面,吃東西增加了社交機會,你需要走進餐廳點菜和服務員交流,或者你需要去買菜和售菜商販交流;或者到了飯點就會有很自然的理由與其他人展開對話,一起約飯;或者吃飯的時間是你和他人交談最多的時候。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當你的身體在表達飢餓的時候,你心裡渴望的是有人來陪你。

所以,對於那些想要控制進食,但總是覺得餓的朋友來說,比起殘酷斷食然後忍不住暴食的惡性循環,也許你可以試試走出房間,來鹿聽轉轉,以美食為名多多交些朋友。

也許不知不覺間,你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就會發生改變。

不餓卻很想吃東西?恐怕都是因為“寂寞”在作怪!

鹿聽,不僅是一個專注高品質食材、高質量廚房生活的美食體驗空間。而且集合了特色下廚體驗美食分享食材和廚房設備用品等多功能和屬性。

是不是跟外面的那些個餐廳不!一!樣!

在鹿聽,不單單只是和朋友一起分享美味食物,還能一起下廚烹飪美食!把“虛假”的食慾轉化為烹飪的動力是不是也非常不錯呢?“鹿易十三”:luutii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