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路從來都不簡單

改革的路從來都不簡單

我一直認為改革的阻力來自於利益集團這句話說的有些片面,至少沒有說到改革阻力的本質。不可否認那些既得利益者無論如何不想作出改變,他們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利用制度和體制的漏洞獲取非法利益,因此,他們總是阻撓制度和體制的進一步完善,這的確是改革開放過程中顯而易見的阻力,但是僅僅將“既得利益者”當成改革的對立面顯然有些膚淺了。就像電視上經常演的武俠劇,一般的高手到處找人比武,認為只要打敗別人自己就進步了,就可以無敵了,而那些真正的高手在打敗別人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向更高的方向前進,於是選擇閉關修煉,進行自我突破,等到最後便練成了“無招勝有招”的真正高手。因此,看得見的對手其實並不可怕,看不見的才更讓人焦慮。改革也是這個道理,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那些“既得利益者”,而在於我們怎麼認識自己。在面對新的思想的時候,我們怎麼知道它是好是壞?就算它是好的,我怎麼又知道他是不是適合我?我不否認國外有些東西很先進,但是先進從來不是判斷一個制度和體制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還不能理解這其實中的差別,那麼我們可以嘗試從“人”這一要素入手來解釋。我一直認為生於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人無論是相比之前的人還是之後的人在對社會認知這個問題上都有些尷尬。因為,這之前的人,由於當時國家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孤立,無論是對社會的客觀認識還是主觀的自我認知,思想的觸角都十分侷限,他們具有一種樸素的價值觀,遵循著中國大地上傳統的思維和習慣,對新生的事物或多或少有一些牴觸。而在這之後的人,是中國已經初步實現騰飛的一代人,他們自出生的時候就開始高度接觸這個社會中的一切,尤其是那些國外在我們眼中被認為先進的一些想法或者做法,他們從一開始就對這些東西見怪不怪,他們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一切新的東西,並且將這些東西吸收轉化變成自己的一部分。之所以說中間這部分人尷尬,是因為這些人在封閉的環境中長大並形成了獨立的思維之後又面臨國家改革開放的局面,一些新的思想進入中國,當然這些思想在我們看來既有好的也有壞的,這些人不得已就要在自己已經形成的認識和那些新的思想之間進行取捨,這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現在,這些人也漸漸成為這個國家的主體力量,這種“痛苦”不可避免的就表現為整個國家的焦慮,這種焦慮又不可避免的表現為當下面對改革時候的一種無所適從。我認為這恰恰是對“為什麼改革存在阻力”這個問題最好的解釋。

處於思想變革中的人,面對改革的時候,其難點不光在於選擇好壞,更難的是判斷好壞。在已經形成固有思維的前提下,判斷好壞更是難上加難。中國如此大的面積,如此多的人口,我們經不起哪怕一次的錯誤,在面對政策選擇這一問題上,既得利益者帶給我們的阻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蘇聯解體的儘管已經過去幾十年,但是那種痛苦卻仍然讓我們心有餘悸,自由思潮背景下錯誤的政策選擇讓曾經不可一世的蘇聯頃刻間銷聲匿跡,這正是改革中的前車之鑑,我們絕不能重蹈覆轍。

其實所有的一切,不過還是一句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句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國,必將實現民族復興大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