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爲是在介紹美食!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聽四川人吵架忍不住笑場,聽天津人和成都人吵架你從不擔心動手,但是你要是聽到幾個廣東人吵架,沒準兒聽著聽著你就餓了……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相信各位朋友年少時沒少通過觀看港劇、港影耳濡目染到粵式粗口


尤其是通過那些沒有在官方渠道發行,僅以錄像帶或VCD等地下載體流傳至內陸地區的影視作品,學習到的粵式粗口更為純粹。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

如今各位朋友到廣東、香港旅行時,很容易就能聽到粵式粗口。

粗口文化在廣粵地區舉足輕重。

part.1 烹飪系粗口,全是食材


有個現象不知道你們發現沒,廣東人罵人時經常會用到吃的!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圖片來自:微博


比如在粵語中常見的“水魚”一詞,聽起來好像是一種能吃的海鮮,然而在粵語中的意思卻大相徑庭,是被廣東人拿來形容冤大頭的。

所以如果聽到廣東人對你說:“你個樣咁人見人愛,成條水魚咁。”可別以為他是在誇你人見人愛……

他那是在罵你笨咯~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與之類似的還有“叉燒”

在外地人印象裡,叉燒可是廣東省的名菜,好的叉燒肉質軟嫩多汁,色澤鮮明、香味四溢,想想就要大流口水……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電影《食神》片段

然而對於廣東本地人來說,“叉燒”卻是所有廣東小朋友的童年陰影。因為當媽媽生氣的時候,都會罵上一句:

“生舊叉燒都好過生你啦!”

意思是孩子太不爭氣,生一塊叉燒都比生你這個熊孩子好,叉燒起碼可以果腹充飢,而你這個小鬼卻一點用處都沒有。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廣東名詞“豬油糕”亦是如此。

“豬油糕”又名脂油糕,是廣東一帶頗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糕點。顧名思義,豬油糕是由豬油製成,通體潔白晶瑩,口感糯軟潤溼,入口油而不膩。

然而這款美食在粵語裡卻多了一層含義。如果有廣東人說:“好似食咗成擔豬油咁。”這可不是什麼好話,是在揶揄辦事情慢慢吞吞,磨磨蹭蹭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圖片來自:微博

除此之外還有“粉腸”一詞。廣式“粉腸”本是粵菜中的傳統名菜,由豬肉、豬小腸輔以豆蔻、丁香、桂皮、砂仁、白芷等材料製成。此菜五香味濃,爽口不膩,是老饕們鍾愛的美食。

然而在粵語裡,“粉腸”是粗口“撚樣”的雅化,被廣東人用來指代混蛋。比如在周星馳的電影《整蠱專家》裡,就有這麼一句:“憑你一條粉腸幾呴番薯就可以打贏我?唔講得笑噶,命來噶。”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香港網絡大辭典

粵語中常用的食物粗口:

大檸樂:「大撚鑊」的鴨滑,意為糟糕了

大番薯:大傻瓜的意思

一碌葛:呆頭鵝的意思

莫姜:「姜」表示膽量,莫姜就是沒有膽量

滷味:「老母」的雅化

豬扒:形容又肥又醜的女性

如果你掌握了這些,那以前粵語片裡那些看不懂的梗,如今大概就可以弄明白了。

粵語粗口用食物來指代的現象不僅僅是發生在市井之間,在粵語片中這種指代也比比皆是,令懂粵語的人會心一笑。

比如在《賭神》裡有這麼一個梗:周潤發飾演的賭神高進對一個香港出身的科威特人說:“朋友,你回印度吃香蕉吧。”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如果不懂“食香蕉”在粵語裡的特殊含義,自然對這個梗一頭霧水。然而“食香蕉”在粵語裡可不是什麼盛情款待,等同於“食屎啦”的意思。(此處腦補張學友表情包)

更有甚者,電影《東成西就》裡面有一句著名的粗口“香蕉你個芭拉”

這個梗運用的也是“香蕉”在粵語中的特殊含義。由於“香蕉”形似男性生殖器,“芭拉”形似女性生殖器。所以這句“香蕉你個芭拉”實際上是指代生命中的大和諧(bi————————)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這句話還是不要隨便說了呀 | 圖:《東成西就》

周星馳的電影裡也常常有類似的梗。

最常見的就是“蛋散”一詞。蛋散本是指廣東著名的傳統小吃,在粵語中的引申含義卻是指「膽小怕事或不成氣候沒出息的小人物

還是電影《食神》裡那句句包含此梗的經典對白——“就憑你地一條粉腸四條蛋散想搞掂我?”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這句話中,“粉腸”指的是領頭的混蛋,跟著的四條“蛋散”則是指沒什麼卵用的小嘍囉。怎麼樣,懂了“蛋散”的含義之後,是不是發現這句看似平平無奇的嘲諷其實殺傷力驚人?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而在周星馳的另一部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裡。華安與前來挑釁的對穿腸合作了這麼一首打油詩:

冚家剷泥齊種樹,吳家池塘多鮫魚。

樹長魚肥嫲撚飯,邀妳老母共進餐。

這首打油詩的國語版改成了:

你家墳頭來種樹,汝家澡盆雜配魚。

魚肥果熟入我肚,你老孃來親下廚。

國語版只是普通的順口溜,而粵語版卻讓廣東人笑到肚子疼。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唐伯虎點秋香》國語版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首打油詩裡每一句都隱藏著諧音粵語粗口。比如第二句裡的“多鮫魚”,音同粵語“多尻餘”意思就是“多餘”

第三句裡的“嫲撚飯”也不是什麼好詞,“撚”是最常用的粵語粗口,指的是男性生殖器。

part.2 為什麼“大吃省”熱衷於用食物罵人?

廣粵地區為什麼熱衷於用食物罵人呢?

其實在罵文化的範疇裡,利用食物罵人是一種象徵手段,屬於巧罵的範疇。

比如前面提到的“香蕉”,就是以物喻物,利用形似來指代。還有“碌葛”,就是把人比喻成粉葛一樣木頭木腦。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除了以物喻物的象徵手法之外,廣粵地區使用食物罵人還有諧音的原因。

比如前面提到的“粉腸”就是取粗口“撚樣”的諧音,而著名的粵罵“頂你個肺”也是取自一句常用粗口的諧音。

但是深究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大吃省的食文化太過優秀,人們的日常生活與食物密不可分,所以生活中的粗口自然也受到了食文化的影響。

part.3 “粗口”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雖然粵式粗口往往是通過語言來侮辱、責備、貶低被罵者達到自我的發洩和平衡心理,然而作為一種語言形式的存在,它卻有著悠久的歷史。

TVB的《男人食堂》系列裡,就有一集專門講解粵語粗口文化的。

節目裡來自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的高級講師歐陽偉豪(Ben Sir)講解道,明代將軍袁崇煥有一個紀念碑,雕著他的兩句口頭禪:

掉哪媽!頂硬上!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這兩句就是著名的粵語粗口。

從這條資料顯示,粵語粗口的出現不晚於明朝。換而言之,粵語粗口的歷史有書面記載起碼長達六百年之久。

而粵語粗口的獨特之處,在於常用五個大字與其他字詞構成千變萬化的粗口。這樣就可以宣洩情緒最高漲的部分,加強粗口的殺傷力,從而給對方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不少人都以研究粵式粗口文化為榮。比如彭浩翔導演的《低俗喜劇》就是一部打著粵語粗口文化牌子推出的小成本作品。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另外鬼才黃霑,其作品《不文集》

裡有不少粵語粗口的典故,推出後深受港粵地區讀者的喜愛,賣到了60多版。至今仍保持著香港袋裝書最暢銷的記錄……

關於食物的粗口

你還知道哪些?

喜歡記得關注我們鴨!

千萬不要聽廣東人吵架,不然還以為是在介紹美食!

[1]陳茜苑. 中國罵俗、罵歌、罵戲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3.

[2].廣東文化與飲食習俗[J].中國糧食經濟,2003(09):51.

[3]蔡曉梅,司徒尚紀.廣東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特質及其影響研究[J].熱帶地理,2008(02):187-192.

[4]何日華.話說粵人嗜食檳榔[J].嶺南文史,1993(01):41.

[5]蔡曉梅,司徒尚紀.廣東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特質及其影響研究[J].熱帶地理,2008(02):187-192.

[6]蔡曉梅,司徒尚紀.廣東飲食文化形成與發展的機理研究[J].嶺南文史,2007(04):54-59.

[7].廣東文化與飲食習俗[J].中國糧食經濟,2003(09):51.

[8]韓伯泉.廣東傳統飲食風俗概觀[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01):39-48+33.

[9]溫昌衍.廣東客閩粵方言詈罵語中的詈罵文化[J]嘉應學院學報,2014(01):05-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