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足球,你懂「尊重」嗎?

最近被一條“小球員打裁判”的消息刷屏了。後來又有了一個反轉文章,說是裁判先動手打的教練,小球員才打裁判。不管誰先動的手,我覺得都不重要。球場鬥毆已經成了中國足球的常見現象,每年無論是職業足球還是草根足球,總有暴力事件發生。這值得我們深思。

對於足球,你懂“尊重”嗎?

足球與社會

中國的業餘足球比賽,打架鬥毆的事件屢見不鮮。一些草根球員,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他們的本職根本不是職業球員。所以,把打架鬥毆的現象歸咎於“足球運動員素質低”,是站不住腳的。不是足球運動員的人,踢球的時候也沒少打架。

不可否認的是,足球運動會讓人激動、興奮、腎上腺素升高。但在歐洲足壇,發生類似球場暴力事件的頻率就比中國小得多。所以,把鬥毆的事歸咎於足球運動本身,也是站不住腳的。

其實,這不光是足球的事。足球是社會的縮影。我們的社會怎麼樣,足球就怎麼樣。中國社會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對規則的不尊重——或者說,對尊重規則的人不夠尊重。乘坐公交、地鐵的時候,插隊、硬往上擠的人,往往會比老實排隊的人搶佔到更好的位置,等等的問題,都是存在的。

足球是“育人”的

對於足球,你懂“尊重”嗎?

回到小球員的問題上來:根據那篇反轉文章,因為裁判出了紅牌,所以教練吼了裁判,然後裁判罵了教練,球員聽見後就圍了裁判,教練上來推開裁判和球員,之後雙方就打起來了。看上去亂成一鍋粥。但是,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教練對裁判的判罰不滿,對裁判怒吼。我覺得,作為一個青少年球隊的教練員,不應該把這種情緒傳遞給自己的隊員。

在很多家長和足球從業者看來,大連的教練員對本次事件負有主要的責任,教練不僅沒有起到表率的作用,而是糟糕的負面示範。教練員是球員成長中最重要的陪伴人物,更是小球員崇拜和模仿的對象,他們的言行影響了年輕球員的方方面面。青訓教練在教導孩子踢球的技能之前,更重要的是教育他們如何為人處事。對於正確引導孩子對待比賽場上出現的不利情況,在青訓方面有著多年經驗的成都獵豹足球俱樂部教練伊凡的心得是:在平時對於球員的教育也應該包括這一部分,可能會因為場地、裁判或者球迷等因素出現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但是應該培養小球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場上遇到這樣的狀況,教練要特別注意自身的言行,先安撫好球員情緒,比賽後再進行進一步溝通和處理。

未成年階段,價值觀的樹立非常重要。而小球員們的教練,成為了對他們影響最大的老師。作為球員,孩子們從小應該瞭解的一件事,就是要尊重規則。但教練沒有很好地以身作則,傳遞給他們這個信息。

對於足球,你懂“尊重”嗎?

裁判需要職業化

中國的足球裁判員,除了提升水平之外,還要提高溝通的能力。有理不在聲高,裁判不是非要通過大聲的威脅和呵斥,才能樹立自己的權威。對待球員,理應不卑不亢,用正常的態度和語氣去溝通,而不是把聲音提高八度,更不是使用侮辱性的語言。

如果裁判在球場上說的話激怒了球員和教練,對於他接下來的執法也會有很大的挑戰,他將無法控制比賽的場面。

總之,中國足球想要搞好,得各個方面同時發展。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面留言

大家點個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