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態鏈企業宣布重磅好消息:砸就送!

對遊戲玩家來說,主板的測試文章向來是枯燥的,因為它對遊戲體驗僅有的那麼一點影響還要靠顯卡和CPU來體現。同時不能否認的是,一臺電腦所能實現的最高遊戲性能,又必須以主板為前提(支持什麼CPU、幾片顯卡)。剛滿一週歲,與第八代代酷睿同期上市的Z370主板還未在玩家手裡捂熱,如今Intel又爆出猛料——Z390主板發佈。


小米生態鏈企業宣佈重磅好消息:砸就送!


說起Z390主板,大家一定會想到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剛才筆者也說了,光說主板不說CPU是很無聊的,所以在介紹Z390之前,我們必須先來講一下第九代酷睿的事兒。

2018年對Intel來說絕對是一個大爭之年,整個上半年關於Intel的新聞不斷,它從原來的高枕無憂變成了惶惶不安,AMD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其毛骨悚然。面對AMD的咄咄逼人的攻勢,Intel儘管仍手握大半江山,這兩年竟一直在招架,未見其還手。是輕敵後的怠慢也好,是真的後繼乏力也罷,總之這個處理器行業的領頭羊再也不能像原來那樣懶洋洋地擠牙膏了。


小米生態鏈企業宣佈重磅好消息:砸就送!


於是大家有目共睹,無論芯片組還是CPU,這兩年Intel發售新品的步伐明顯加快,達到一年一代的節奏。與AMD的銳龍相比,同級產品中Intel在多線程性能上的劣勢趨顯,而這並非由於後者的技術不濟,而是因傲慢的產品策略導致。事實上Intel的HEDT、服務器平臺上從來不乏多線程性能的佼佼者,但直到銳龍出現之前,Intel也似乎從未考慮過將它們下放到消費級產品線。如今遊戲應用的多線程利用率越來愈高,這樣的做法彷彿在說"想爽嗎?那就多花錢買主板和CPU吧"。

在AMD銳龍發佈之初,有不少玩家說:雖然我不打算買銳龍,但我舉雙手支持AMD,這樣Intel才能被逼著掏出更好的產品。現在這個想法算是徹底應驗了,我們看到Intel第九代酷睿幾乎重塑了每個產品定位的配置,多線程性能上相比第八代再跨出一大步。第九代酷睿首一口氣發了6款(先上市三款,見上表),在低、中、高上各投放兩款,反擊AMD的同時又讓用戶能自由的選擇。其中最令人期待的i9 9900K也是原來只有在HEDT平臺上才能享受到的規格。

8C/16T的9900K先不談,有人可能覺得i7 9700K提升到了8核卻沒有超線程,那多線程性能比6C/12T的8700K豈不是退步了?非也,殊不知超線程技術本身也只是一種利用寄存器空閒的無奈之舉。因為應用程序難以像純FPU燒機那樣將寄存器佔滿,所以需要加入虛擬線程來提高利用率。但是現在AVX指令(浮點運算效率翻倍)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寄存器的利用率在提高,所以我們看到6C/6T的i5的多線程跑分可以輕鬆滅掉原來4C/8T的i7,而8700K的超線程關或不關運行FPU燒機時的功耗都差別不大。以上都說明了超線程可能有一天要跟我們徹底說再見(當然這是後話),8C/8T的9700K強於6C/12T的8700K也沒什麼奇怪的。

關於第九代酷睿的情況就說到這,話題回到本文的主角Z390主板身上。Z390相比Z370有什麼變化?為何有了Z370還要有Z390?這兩個問題相信是大家最感興趣的,下一頁即與各位分享本人見解。

Z390相比Z370有兩大重要變化

Z390是Intel在同一代芯片組中破天荒地第一次推出兩款Z打頭的主板。正常來說,在消費級平臺上,有Z370面向性能型用戶,B360面向商用經濟型用戶,還有主要面向OEM端的H370/310,它們各司其職。Z通常就代表了這一代芯片組所支持的最完整功能,但是這次是個例外。

如果第九代酷睿的規格大變是AMD逼出來的,那麼Z390的出現同樣如此。AMD早在第一代AM4接口的芯片組上就將USB3.1 Gen2整合到了南橋芯片裡,而Intel直到Z370依然只有USB3.1 Gen1,USB3.1 Gen2還是要依靠第三方芯片,最常見的如ASmedia。所以,在PCH中整合原生USB3.1 Gen2是Z390不同於Z370的最重要的變化。


小米生態鏈企業宣佈重磅好消息:砸就送!


Z390支持6個USB3.1 Gen2接口,速率為10Gbps,相當於PCI-E 2.0 2×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是,由於市場的混亂和不良奸商的忽悠,大多數人根本搞不清USB3.0和USB3.1。USB3.1 Gen1就是USB3.0。而USB3.1 Gen2才是真正的USB3.1。USB2.0的最大傳輸帶寬為480Mbps(即60MB/s),USB3.0(即USB3.1 Gen1)的最大傳輸帶寬為5.0Gbps(500MB/s),USB3.1 Gen2的最大傳輸帶寬為10.0Gbps(雖然USB 3.1標稱的接口理論速率是10Gbps,但是其還保留了部分帶寬用以支持其他功能,因此其實際的有效帶寬大約為7.2Gbps)。USB2.0為四針接口,USB3.0和USB3.1為九針接口。

Z390的第二大變化是加入了Intel CNVi的支持。CNVi可以理解為將Wireless-AC無線網卡、無線調制解調器、藍牙這三樣功能整合在一個芯片裡,接入到M.2 CNVi專用端口上。

不過這個M.2端口倒不是在Z390上第一次出現,之前有廠家根據個別產品需要也會做到主板上(常見如ITX、M-ATX主板),走PCI-E 1×通道連接到PCH。但這一次在Z390上Intel將它變成了標準配置,也就是說是未來大多數Z370主板都能直接添加一個CNVi模塊,得到無線和藍牙功能。


小米生態鏈企業宣佈重磅好消息:砸就送!


除了以上量大變化之外,Z390的其餘配置參數與Z370無異:都支持NVIDIA雙路8+8的SLI或AMD交火,都支持超頻,PCH提供24個PCI-E3.0通道、一共6個SATA3接口、支持Intel傲騰技術,等等。


小米生態鏈企業宣佈重磅好消息:砸就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