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到底是聪明还是傻?诸葛瞻死前喊出24字,道出真正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尤其说起三国,这段时期我们都认为其中最无能的君主就是刘禅了。因为无论自己的父亲留下了多大的基业,他依然没有守住,成天玩耍不理朝政,无论自己身边有多么得力的支持,也依然没有将他拯救,以致最后落得个“乐不思蜀”的局面。但历史上的刘禅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君主吗?通过文史考察其实不然!

首先刘禅接管蜀国的时候,蜀国已经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了,再加上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国力已经很衰弱了。姜维一直想要超过诸葛亮建立北伐的奇功,但他没有认清蜀国的实力一心想要北伐,刘禅也阻止不了。这时候刘禅继续一个人来制衡姜维,那就是黄皓,虽然刘禅宠信黄皓导致邓艾兵临城下,但如果不这样只怕蜀国会亡得更快。

当刘禅看清姜维和黄皓的目的后,他就要为自己的统治留下一道保命符,这人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诸葛瞻八岁便失去了父亲,但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瞻年纪轻轻就得到刘禅的器重,得到很高的待遇,为的就是让他来制约姜维和黄皓。


虽然最后诸葛瞻没有能够制衡姜维和黄皓,但他的临终遗言却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元和郡县志》记载,诸葛瞻临终之前高呼:“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由此可见刘禅并非《三国演义》中的那么一无是处。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依旧统治了蜀国41年之久,在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君主,便可体现出他的智力和能力,虽然最后国家灭亡,但是不可否认刘禅并非如小说里那么无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