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具的使用淺談

在工業產品質量檢查中常常會使用到量具,量具的準確和合理使用直接關係到產品的質量。

本次介紹的量具:捲尺、鋼板尺、塞尺、量塊、π尺、遊標卡尺、深度尺、平尺(大理石)、刀口尺、水平儀、經緯儀、激光跟蹤儀、內徑千分尺、外徑千分尺、內徑百分表、等等。 量具的效驗週期:一般為1年。

捲尺、鋼板尺: 主要以毛胚件測量為主,讀數最小為1mm,小於1mm需估算

提示: 為了相對精確尺量,可拋量測量(如:以100mm為起始點進行測量),具體按尺子工況定.

量具的使用淺談

塞尺、量塊: 塞尺(別名:厚薄規或間隙片)主要測量加工件的把合間隙; 量塊(是技術測量上長度計量的基準)主要用於精密量具的校正(如:內外徑千分尺校正),也用於測量加工件的測量(如:精密配合的槽寬)

塞尺規格:0.02mm~3mm, 單片精度在正負0.005~0.02之間(如:0.15塞片, 精度為正負0.005.

量塊規格:0.5mm~1000mm. 其精度可達到0.001或更高.

提示: 塞尺儘量用單片測量, 多片組合使用時,片數越少越好。

π尺:

主要以大型加工件的平均直徑測量為主:主尺的最小分度值為0.5mm;副尺的最小分度值為0.02mm .繞工件一週,用遊標讀數方法可直接讀出被測件的平均直徑.

提示: 兩手拉住π尺來回蹭幾下,施加20牛頓左右的拉力,便可以讀數。 誤差一般在0.1mm左右,由於測量直徑不同誤差不同,具體參照檢測證書。 一般立車車完後在床子上進行測量以提高直徑的精度。

量具的使用淺談

遊標卡尺、深度尺: 主要以加工後的孔、槽、厚度、寬度、弦長測量為主:

主尺(尺身)讀數每格1mm, (遊標讀數最小分為:0.1&0.05&0.02)

提示(遊標卡尺): 遊標卡尺測量範圍:圖2-1: 0~125mm; 2-2: 0~300mm; 2-3: >300mm 測量時尺身需儘量保持水平,測帶弧度的尺寸時要輕微左右擺動,使測量值達到最大或最小. 測量時注意遊標的最小讀數,如用下量爪球面測量時需加上其總厚度.

遊標讀數的最小正負值即為誤差值。

平尺(大理石)、刀口尺: 平尺主要用於機床工作臺、導軌和精密工作面的平面度、直線度的測量, 刀口尺與平尺功能基本相同,在實際中常用於加工件的平面度、直線度的測量, 大理石平尺精度一般在

1.6μm~16μm之內(3000&0級的為16μm),刀口尺一 般控制在1μm左右.

提示: 平尺和刀口尺一般和塞尺或光照相結合使用。 實際中,如主軸法蘭面用平尺檢查平面度,加工後的法蘭面由於磕碰或則小面積的缺陷在修補打磨後可用刀口尺檢查其是否存在高點。

水準儀、經緯儀、激光跟蹤儀: 水準儀主要測量高程/經緯儀主要測角儀器/激光跟蹤儀主要用於三維尺量

提示: 用水準儀精確測量加工件的高程時,可以與內徑千分尺或高度遊標卡尺一起使用。 常用水準儀精度:DS05 DS1 DS3DS3

:每公里往返測量高差中數的偶然中誤差不超過±3毫米)。 經緯儀常用:光學經緯儀和電子經緯儀,區別為電子經緯儀帶有數字顯示屏。 常用水準儀精度:DJ07DJ1DJ2 DJ2:一測回水平方向中誤差不大於±2″)。 經緯儀需三點找正:找基準點(通常為圓心),圓水泡找平,長水泡找平。 常用的激光跟蹤儀的激光為;1毫瓦的氦氖(HeNe)紅色光束,屬二類激光。配有SuperADM的跟蹤器輸出為:另一中紅外線(不可見)激光,光源為分佈式反饋(DFB)激光,輸出功率低於0.79毫瓦的為一類激光,對人眼無害。 激光跟蹤器:是一種球座標測量系統,三座標測量誤差一般10μm/m,常用的是通過相對座標來測量,一般不需要調水平。 激光跟蹤器使用軟件(基於
CAD)進行測量分析(如:CAM2 measure)

內徑千分尺、外徑千分尺、內徑百分表: 內徑千分尺主要精確測量內徑/外徑千分尺主要精確測量外徑/ 內徑百分表主要精確測量孔徑,尤其是銷孔。

提示: 內、外徑千分尺為行內的通俗叫法,理論上應為內、外徑百分尺,由於其最小準確讀數值為0.01mm,可估讀到0.005mm。 對於精確量具的使用,一般需戴手套操作,儘量避免溫度影響。 對於內徑千分尺:每副內徑千分尺配有校正工具(框形校杆),校杆主要對內徑千分尺的尺頭尺尾進行校正;當然為了提高精度,可以組合好長度後用外徑千分尺進行整體校正,一般進行尺頭尺尾進行校正即可。

測量前要確認尺頭、尺尾及接長杆結合處是否擰緊。 對於外徑千分尺: 每副內徑千分尺配有校正工具(校杆),校杆分為平頭和球頭兩種,一般

300mm以下為平頭,其餘為球頭。 1m以上的外徑千分尺除微分筒外還配有百分表(即兩頭都可以用於測量)。 用平頭校杆校正時,擰外徑千分尺的測力裝置上的旋鈕,同時輕微轉動校杆,聽到嘎嘎聲及微分筒讀數為最小即可。 用球頭校杆校正時:校杆一端與尺尾用手扶住,擰外徑千分尺的測力裝置上的旋鈕,同時校杆的另一端沿兩個垂直的方向擺動校杆,兩個方向同時相切即可。 用外徑尺量時,校正狀態與尺量狀態儘量要一致,尤其對於1m以上的尺子。對於內徑外徑千分尺: 實際測量工件時就是找最高點和最低點(如主軸:通過擺動來找軸向最低點和徑向最高點)。 當測量出現偏差較大或對緊密配合部位進行測量時,需進行多次測量和校正。 固定套管有兩排讀數,主尺為1mm一格,副尺為0.5mm一格,要注意下側讀數。 內外徑千分尺由於用量塊校正,其誤差值一般為正負0.002~0.004mm。 對內徑百分表: 實際測量工件時只要在測點方向擺動找最低點即可。 內徑百分表通過外徑千分尺進行校正。 百分表有兩個讀數位置,一般小標盤每格為
1mm (位置靠表中心),大表盤每個為0.01mm(指針沿大表盤一圈即為小標盤一格),校正和測量時要注意小錶盤的讀數。

量具的使用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