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如果你不認識她的朋友,還有誰會認識。--- Peter

按目前上映的影片類型來看,約翰·趙獨當一面的《網絡謎蹤 Searching》(2018)不用質疑的成為了本季懸疑片最佳。

目前豆瓣評分8.7,IMDb評分7.9,爛番茄為93%。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網絡謎蹤 Searching》劇情的主線看起來非常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一位名為大衛·金的父親尋找失蹤愛女瑪戈的故事。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但是有意思的是,編劇透過愛女心切的父親大衛·金這一人物形象,不僅隱喻的闡述了一個網絡時代的現實“家人未必比網絡更瞭解自己的親人”,大衛便是如此。而且更透過大衛·金一系列的網絡搜索和社交網站查證,不斷的隱射“個人隱私安全”在網絡世界是如何的“不堪一擊”。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而由此,我們透過大衛的視角來回溯一下“網絡世界”背後給人的赤裸感。

1、因為沒有接通女兒的電話,透過Gmail查到鋼琴老師的電話,在電話溝通中得知女兒瑪戈六個月前就退課了。這直接讓大衛·金開始為瑪戈有些擔憂起來。

2、申報人口失蹤案件時,透過Google、Youtube查到被指派負責案件的羅斯瑪麗·維克警探曾被授予“硅谷警局優秀警員獎”。為此,大衛透過羅斯瑪麗·維克在facebook上的簽名“沒有任何事情比得上母親對孩子的愛”,透過新聞稿“羅斯瑪麗·維克警探與前科犯共建戒毒所”而開始信任她這個人。同時這裡為羅斯瑪麗·維克警探認識的那個前科犯做了一層懸疑鋪墊,並且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羅斯瑪麗·維克假借“幫忙我們瞭解您的女兒以及她平時接觸的對象”從而透過大衛提供的資料開始了完美的佈局。

3、

通過瑪戈的facebook內的94位好友聯絡得知,瑪戈在學校根本就沒有真正的朋友,每天總是一個人吃飯。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4、查艾比蓋爾·尼爾森組織的生物學習小組,並在她的facebook相冊中看到瑪戈課堂上親密的照片,以為她們之間會是好友,但是艾比蓋爾·尼爾森只是為了能考進伯克利大學。同時大衛得到了另一個重要的信息,瑪戈晚上九點就離開了,並不是之前她電話裡和大衛說的和同學通宵補習。

5、因為艾比蓋爾·尼爾森的提示,得知了瑪戈的Tumblr。而此時瑪戈在巴爾博扎湖邊放空自我的Tumblr照片為後面的劇情走向埋下了另一層伏筆。同時用google maps標記“Margot Last Seen”,那是出城之路,也是前往巴爾博扎湖的必經之路。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6、在Venmo在線支付網站上查到瑪戈6天前2500美金的轉帳記錄,但卻僅僅留下一個代表祈禱的手勢。同時轉帳接收用戶“1609786”顯示賬號已經註銷。從另一面來看,這一舉動同時暗示羅斯瑪麗·維克已經在同步行動,假借鑑定科拿走了瑪戈的硬盤,偽造瑪戈用2500美金製作假身份,從而有意將大衛引導上“瑪戈是離家出走”這條主線之上。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7、在Instagram上,大衛查到一個賬號為“derekellis6969”的用戶經常在瑪戈的照片後面留言。再透過Google、crowdchase(任何人的電話都能找到網站)查到Derek Ellis(德萊克·阿里斯)真實的電話,可惜的是瑪戈失蹤的週四晚上他有“Bieber Concert”的不在場證明。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8、在Gmail中查到瑪戈經常訪問打開的郵件中有一個YouCast的直播網站,其中瑪戈的註冊直播賬號為“@mkmania”。而當大衛無意點開瑪戈直播室時,此時導演用賬號為“@炸魚薯條”用戶詭異的一進一出直播室,來暗示羅斯瑪麗·維克正在緊跟其後為兒子羅伯特清理隱患。但是不湊巧的是,大衛在瑪戈以往保存的直播視頻中查到了總與她相聊甚歡網名為“@炸魚薯條”的服務生漢娜。同時也知道了那2500美金是轉給了她,並且大衛串連Tumblr、google maps標記知道了瑪戈常去放空的地方為巴爾博扎湖。最後他在湖邊找到了瑪戈的鑰匙,在湖底找到了瑪戈的車子。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9、案件網上直播引來關心和祈禱,但是也引來德萊克·阿里斯在facebook上惡意誤導“她和我在一起”和導致事實扭曲放大的發酵。大衛透過facebook找上德萊克·阿里斯,Youtube直播大衛與他的爭執。同一刻Google、reddit社交網上的評論開始調轉靶心,“大衛·金謀殺瑪戈的21個理由”、“瑪戈會像《消失的愛人》中的那樣嗎(策劃假死)”、“面對現實吧,是個變態乾的”等等妄論鋪天蓋地。也正是如此,羅斯瑪麗·維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完美的將大衛踢出案件參與者的角色。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10、因為網上瑪戈車輛證物照片的回放,查到了一件“飛魚隊曲棍球衣”,而同時在弟弟彼得·金與瑪戈的imessage聊天記錄中,大衛發現了“昨天玩的很開心”、“做這事感覺好奇怪”、“別告訴我爸不然我倆都死定了”等非比尋常的信息。為此,大衛通過Google買到了附近的監視器用來對弟弟取證。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11、Abc7news速報嫌犯蘭迪·卡托夫認罪並自殺新聞,德萊克·阿里斯及時宣告瑪戈已認定死亡的“真相”,想以此來終結這個案件。

12、悲痛的大衛在MemorialOne(葬禮直播服務)中上傳瑪戈影像記錄以供守夜會使用時,發現了一張隨處可見且網上被瘋狂亂用的模特安娜·帕蒂照片。同時YouCast上“@炸魚薯條”被證實不是安娜·帕蒂本人的賬號,並且大衛也知道了羅斯瑪麗·維克是主動接手了“瑪戈失蹤一案”,而並非警署指派。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13、同一刻,大衛回到最初的新聞稿“羅斯瑪麗·維克警探與前科犯共建戒毒所”的照片上發現,認罪並自殺的嫌犯蘭迪·卡托夫其實就是與羅斯瑪麗·維克警探共建戒毒所的前科犯。

綜上,我們不僅透過大衛·金單一的第一人稱視角見證了“網絡隱私的脆弱性”,而且編劇更是藉此暗喻到“生存社會親情之間有效溝通的貧乏”和“親情的無價”。沒有“瑪戈失蹤案件”的發生,大衛·金或者永遠不再可能融入到瑪戈的生活中,不再真實的觸及瑪戈獨自面對失去母親所禁錮自我的世界。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而同時,沒有“警察父母慈善假捐贈事件”的發生,羅斯瑪麗·維克警探無法真實瞭解自己的兒子羅伯特,沒有因為“瑪戈失蹤案件”的發生,去真正放下一切,而去了解自己兒子日常的喜樂哀痛,雖然一切深層次的瞭解都只是為了更完美的掩飾罪證。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表面上,羅斯瑪麗·維克警探為了自己兒子,她故作疑陣,說服大衛·金他女兒是離家出走了,假借鑑定科拿走了瑪戈的硬盤,偽造瑪戈假身份,刪除兒子羅伯特的網絡賬號,說服搜查隊已經搜查過瑪戈墜崖的區域,為防止意外給一個前科犯下藥並認罪自殺等等,並當最終真相揭露時用“加州警探攬下全責,保護兒子不被起訴獲罪”的新聞,以及“你知道囚犯們會怎麼對他嗎”的自辯來寓意母愛的偉大。


網絡謎蹤|“愛”的表達式



但是反過了,大衛·金為找尋女兒所做的一切,又何嘗不是昭示親情的另一方父愛也是如此。

同時,編劇在層層疊加的懸疑伏筆和緊湊的節奏感之間,再加上劇情反轉架構上極為細緻的抽絲剝繭。不僅讓觀念產生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以及對劇情走向的飢渴慾望感,而且更是讓人深陷親情倫理道德枷鎖的拷問。

而同時,“瑪戈失蹤案件”中參與進來的網民們又各自扮演著何種角色呢?



End.


©Mark電影範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