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專題:絕望中尋找希望 靜待涅槃重生

摘要:今年前三季度醫藥行業景氣度偏低,主要也有相關政策密集出臺以及長生生物的“黑天鵝”事件有直接關係。

前言:

今天的深度專題我們聚焦的是醫藥行業。10月正式進入三季報業績時間窗口期,一些重要的行業數據尤其值得投資者額外關注。那今天的內容我們就主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 前三季度醫藥行業數據情況如何?
  2. 今年藥品價格運行方向如何?
  3. 醫藥行業三季報情況如何?

正文:

一.前三季度醫藥行業重點數據

2018年受到醫保控費、藥品降價以及控制藥佔比等行業政策影響,醫院終端增速持續低迷,醫院市場總體增速從2017全年的1.58%下降至2018上半年的0.98%,其中部分原因為處方外流。下圖為近年來醫院終端藥品整體增長情況 :

醫藥行業專題:絕望中尋找希望 靜待涅槃重生

2.統計局醫藥製造業增速維持低位

2018年1-8月,醫藥製造業累計收入增速13.8%,較去年略有提升,累計利潤總額增速11.4%,較去年同期下滑明顯。2018上半年增速較高主要原因是2017年下半年以來兩票制的實施使藥企由低開轉為高開,造成收入大幅提升。 下圖為2010年至今醫藥製造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增速情況:

醫藥行業專題:絕望中尋找希望 靜待涅槃重生

總的來說,今年前三季度醫藥行業景氣度偏低,主要也有相關政策密集出臺以及長生生物的“黑天鵝”事件有直接關係。

二.藥品價格回落趨勢明顯

1.維生素價格整體回落

維生素價格目前受環保因素影響逐步減小,但是價格依然是回落趨勢。以維生素C為例(見下圖),2016年冬季環保監管的加強,部分維生素C生產企業停產,導致價格快速升溫,從原本平穩的30元/kg水平上升至2017年初的70元/kg。但從2018年初至今,維生素C的價格不斷下跌,目前為35元/kg。

醫藥行業專題:絕望中尋找希望 靜待涅槃重生

2.抗生素價格回暖

隨著限抗影響的逐步減弱,抗生素格局有所好轉,價格略有回升。以頭孢曲松鈉為例(見下圖),價格在近6年基本維持在500-700元/kg的範圍內,於2016年底降至最低點505元/千克,並在近2年有所回升,目前的價格為665元/kg。

醫藥行業專題:絕望中尋找希望 靜待涅槃重生

3.中藥材價格趨於穩定

中藥材價格跟蹤:趨於穩定,有利於中藥企業的成本端控制。具體價格趨勢如下:

(1)黃芪和黃岑:2017年以來的價格基本處於穩定和小幅波動狀態。

(2)黨參:價格在2017年以後處於小幅下降的趨勢。

(3)柴胡和銀柴胡:價格略有提升,但基本處於穩定。

(4)冬蟲夏草:2017年以來小幅波動,略有上升。

三.醫藥行業三季報前瞻

1.三季報預告統計數據

(1)按預告增速中位數統計:增速超過100%的標的有17家,50%-100%為21家,30%-50%為32家,10%-30%為52家,0%-10%為12家,負增長的有43家,尚有113家標的尚未預告,合計標的290家;

(2)按預告增速上限統計:增速超過100%的標的有20家,50%-100%為41家,30%-50%為35家,10%-30%為39家,0%-10%為11家,負增長的有31家,尚有113家標的尚未預告,合計標的290家;

(3)按預告增速下限統計:增速超過100%的標的有16家,50%-100%為15家,30%-50%為25家,10%-30%為39家,0%-10%為32家,負增長的有50家,尚有113家標的尚未預告,合計標的290家。

2.三季報醫藥行業亮點不多

醫藥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增速中位數主要集中在10%-50%,共有84家企業,佔比業績預告公司的74%;其中10%-30%增長的公司為52家,佔比46%;30%-50%的企業為32家,佔比28%;另外中位數中負增長的企業仍有43家,佔預告公司的38%。整體來看,業績亮點不多,醫藥行業仍處於蟄伏期。

最後總結一下策略:受帶量採購、腫瘤藥談判降價等因素影響,醫藥上市公司迎來劇烈調整。目前醫藥政策明確以醫保為抓手,行業處在“去蕪存菁”的過程當中,藥品的量價博弈未來可能更加激烈。 目前行業還沒有看到明顯的拐點出現,四季度依然是磨底的過程。對於A股醫藥板塊來說,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蟄伏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