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作者 : 侯楠山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位於太原市區南20公里的龍山東巔,原古昊天觀的所在地。這裡西接天龍山,南連晉祠,北與太山和蒙山毗鄰。山上松柏蒼鬱,環境清幽,這裡不僅自然風光優美,更是一處絕佳的清修之地。早在北齊時期,高僧在龍山創建童子寺,依山而建有巨型石佛,如今遺址尚在。寺前有一座北齊時代的石質燃燈塔,是我國最古老者。遊覽龍山,可沿石階步行而上,亦可驅車直至山巔。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龍山石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石窟,共九窟,開鑿於唐元明三朝。其中,三天大法師龕、玄真龕開鑿於唐;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披雲子龕、七真龕開鑿於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1239),由全真教宋德芳(道號披雲子)主持興建;三皇龕和辯道龕開鑿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共有雕像60餘尊。既有三清老祖等道家神仙像,又有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等道教真人像。

| 第一窟 虛皇龕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第一窟為虛皇龕,位置最高,窟高235釐米,深305釐米,窟中造像有21尊之多,窟平面圓形,正面雕龕,龕內雕有元始天尊坐像,頭已不存,從常盤大定的照片看,天尊面相清癯,頜下一縷長鬚及胸,身著寬鬆的羽衣,趺坐於壇基之上,雙手籠在袖中,寶珠形身光環繞他的身體,光中生有五道雲氣紋。兩旁各雕有侍者像十尊,身披道袍,腳下流雲纏繞,頭上刻有光環,飄然恍若仙境,似為道府諸神作朝拜儀式。洞頂雕盤龍兩條,已風化。

窟內題記:“丹臺瓊林,以遊以息,雲漿霞饌,以飲以食。其動非心,其翔非翼。聽不以耳,聞乎無窮。視不以目,察乎無極。此皆無始無終,不始不終。含和蘊慈,愍俗哀蒙。謹錄此語,庸示區中。自甲午春,至乙未冬,三洞功畢,東萊披雲命工勒石”。

甲午為蒙古太宗六年(1234年),乙未為太宗七年(1235年)。

| 第二窟 三清龕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第二窟為三清龕,是龍山諸窟之最大,雕刻人物最多的一龕,高266釐米,深360釐米,中為玉清元始天尊,左為上清靈寶天尊,右為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並排趺坐於正壁一長臺上。左右有真人和侍者像。面型端莊,衣著沉厚,雙手捧圭拱於胸前,開鑿年代與第一窟相同。

太上老君頭戴芙蓉冠,面相溫和慈祥,頜下有濃密的“V”形鬍鬚。1924年之後,元始天尊與靈寶天尊的頭顱遭盜割,從常盤大定的照片可知,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面相清癯,眉清目秀,飄然有道家仙氣。

三清窟藻井雕刻五條飛龍,四條分居藻井四角,拖尾徘翔,龍首回顧,顧盼於正中的龍;正中的這條張牙舞爪,昂首向前直衝窟門,騰雲駕霧似要衝天而去。

| 第三窟 臥如龕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第三窟為臥如龕,高215釐米,深342釐米,窟內左右雕碣龕各一,正面雕一長方形高臺,臺上側身臥像一尊,頭東足西,左手拂腮而臥。這裡相傳是“披雲子臥化地”,老者也由此被認為是宋德芳臥像。不過也有認為是祖師爺王重陽。

在《全真教祖碑》中,碑文記載,金大定十年(1170)正月,王重陽與弟子路過大梁(今河南開封),在一王姓人家中寄宿。時逢除夕,王重陽自覺大限將至,遂與眾弟子告別,“枕左肱而臥,眾皆號慟”。王重陽羽化時枕左臂長眠,與窟中老者姿勢頗為吻合。《金蓮正宗仙源像傳》中描繪的王重陽,濃眉大眼,面有虯鬚,也與老者神似。

| 第四窟 三天大法師龕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第四窟為三天大法師龕,窟平面扁方形,三壁設有壇基,每面雕尖拱形龕各一,主像各一尊,雕刻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子張衡、孫張魯之像。各像髮髻凸起,衣飾流暢,侍者身材修長,側身微曲。

| 第五窟 玄真龕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第五窟為玄真龕,高166釐米,深186釐米,內雕石像三尊,主像結跏而坐,侍者立於兩側蓮臺之上,衣飾、手法及造像風格與第四窟同。

| 第六窟 披雲子自贊龕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第六窟為披雲子自贊龕,塑造了宋德芳與門人李志全、秦志安講經論道的場景,正中的宋德芳頭戴芙蓉冠,鼻樑直挺,下頜有三縷長鬚;李志全與秦志安上身著對襟衫,下身著裙,似正專心聆聽恩師教誨。靠西壁面開圓拱門,一婦人手持書卷,欲踏進門來。此為元代“婦人啟門”雕像。

這一窟被稱為披雲子自贊窟,源於窟中這則題記:“披雲自贊。這個形骸許大,已是一場災禍。被誰節外生枝,強要幻成那個。更分假象真容,便是兩重罪過。只因眼病生華,畢竟有個甚麼。自戊戌春至乙亥秋工畢,門人李志全稽道作頌。”石窟戊戌春(1238)動工,到乙亥秋(1239)完工,歷時一年有餘。

| 第七窟 七真龕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第七窟為七真龕,又名玄門列祖洞,分為前後室,前室寬396釐米,深174釐米,窟門左右雕有兩位護法天王,被盜鑿;後室寬374釐米,深382釐米,內室雕王重陽七大弟子像,對應“全真七子”。雕像分三面排列,正面三尊,兩側各二,並有侍者像。

常盤大定來龍山時,當時“七真”已湮沒在荒榛之中,其中五尊頭像尚存,丘處機頭戴蓮花冠,身著對襟衣,上唇留有八字鬍,下頜一縷長鬚及胸,隱有飄然超脫之氣;孫不二頭戴花冠,眉宇間又展示出女子的恬靜之態。如今,“全真七子”的頭顱全部被盜割。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在山東創立全真教,贏得了不少信眾,其中七人為嫡傳弟子,即馬鈺(丹陽子)、丘處機(長春子)、譚處端(長真子)、王處一(玉陽子)、郝大通(太古子)、劉處玄(長生子)和馬鈺之妻孫不二(清靜散人)。

| 第八窟 三皇龕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第八窟為三皇龕,始建於明代,坐北朝南,弧角方形,三面臺座,三皇指神農、伏羲、黃帝,道教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

| 披雲子與龍山石窟 |


1234年,全真教道長宋德芳應蒙古行省丞相胡天祿之邀,率門徒雲遊在山西太原府龍山上。就在這一年,蒙古與南宋聯軍攻破了金國蔡州城(今河南汝陽),金哀宗將王位傳給完顏承麟後自縊身亡,完顏承麟也在亂軍中被殺,金國滅亡。

披雲子是丘處機授予的道號,他本姓宋,名德方,字廣道,山東萊州掖城人,生於金大定二十三年八月一日(1183年)。他曾師事劉長生、王玉陽,後事丘處機。公元1220年,他隨師父面見成吉思汗,是十八侍行者之一,後在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修行。丘處機曾指點他說:“汝緣在西南。”這一吉祥方位恰好在山西一帶,這也為披雲子後來在山西弘揚全真教埋下了伏筆。

在龍山之巔,宋德芳在荒草中發現了一處道教廟宇的遺址,同時還發現了兩個洞窟,縱然已久無人問津,真人的眉目卻清晰可見。拂拭石刻,隱約可見“宋仝”二字,許是這個“宋”字讓宋德芳覺得冥冥中自有天意。宋德芳讓弟子打掃破敗的道觀,打算重振昊天觀。這段歷史,記載在元中統三年(1262)《玄都至道披雲真人宋天師祠堂碑銘並引》石碑上。

從1234年開始,宋德芳與門人李志全、秦志安陸續營造了虛皇窟、三清窟、臥如窟、披雲子窟、玄門列祖洞等,並在窟中留下了諸多題記,石窟完工於1239年。

1237年,煥然一新的昊天觀落成,宋德芳想起恩師丘處機曾與自己聊起宋末羽檄紛飛,道經早已散佚之事,遂與門人一道蒐集、刻印、儲藏道經。消息一傳出,便得到胡天祿的支持與資助,這項龐大的工程持續了六年之久,蒐羅遺逸道書七千卷,包括“三洞三十六部之零章,四輔一十二義之奧典”的元朝《道藏》,最終由宋德芳與弟子編校而成。

宋德芳的另一項功績,是主持重修了山西芮城純陽祠(又名永樂宮)。1252年,丘處機的又一弟子潘德衝主持永樂宮,永樂宮的壁畫繪製工作直到元朝滅亡時仍未停止。今天,永樂宮壁畫被譽為中國道教壁畫的扛鼎之作。

元朝滅亡後,龍山石窟再次陷入沉寂。直到1920年11月,日本學者常盤大定與關野貞到天龍山尋訪北齊佛教石窟,聽當地人說對面的龍山也有石窟,這才意外發現了龍山石窟。常盤大定拿出相機,留下了最早的影像。1924年,常盤大定又邀請日本慶應大學學生寧超武系統地拍攝龍山造像。而自日本學者兩次考察、拍攝之後,龍山石窟造像頭顱大多被盜割,至今下落不明,令人扼腕。

| 龍山石窟歷史分期 |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中國唯一的純道教石窟——太原龍山石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