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風格的重要表現形式——飛簷翹角,飛舉之勢,氣勢壯觀


飛簷是中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猶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

飛簷為中國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簷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與西方的石制建築不同,中國木製建築以斗拱為"基本詞彙",所謂斗拱,是將屋簷托起的交疊的曲木,它可以將縱向的力量向橫向拓展,從而構造出多種多樣的飛簷。圖為仰視的飛簷結構。

飛簷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其設計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樸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

飛簷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屋頂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尤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屋頂在單座建築中佔的比例很大,一般可達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

飛簷也有許多類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製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樸實、或威嚴,亭、臺、樓、閣都要用飛簷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圖為北京故宮飛簷。

飛簷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是中國建築上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我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

飛簷設計構圖巧妙 ,造型優美的屋頂給人們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圖為西安古城牆箭樓的飛簷。

屋簷上翹,若飛舉之勢。常用於亭、臺、樓、閣、廟宇、宮殿等建築上。

古代木結構的樑架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頂形成曲線,不僅坡面是曲線,正脊和簷端也可以是曲線,在屋簷轉折的角上,還可以做出翹起的飛簷。樑架組合形式所形成的體量巨大的屋頂,與坡頂、正脊和翹起飛簷的柔美曲線,使屋頂成為中國古代建築最突出的形式特色。

飛翹的屋簷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靈獸,似麒麟,像飛鶴,有人喜歡靈獸,有人喜歡祥雲,或是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代表著臨水而居的親水文化。

中式建築中的飛簷翹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