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爆雷投資人如何拿回血汗錢?你想知道的全在這……

平臺爆雷投資人如何拿回血汗錢?你想知道的全在這……


近期,從監管層面到各自的平臺都陸續傳出了利好的消息。

從監管重啟備案開始,倒推回去,我們能看到從政策維穩開始,到實際的重啟備案。

監管這隻無形的大手正在試圖扶起那些岌岌可危,苦苦支撐的平臺。

市場似乎終於有了抬頭的感覺,大家似乎都看到了市場在慢慢回暖。

而且,近期直接跑路的平臺已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都是展期和良性清盤。特別是最近政策的頻出,很明顯地能感受到政府在救市

但是當初踩雷的老百姓們現在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每天為了維權而東奔西走,希望能拿回自己的血汗錢。小編很明白大家現在的擔心和不安,也明白正在維權的你們正在遭受的煎熬。

隨著警方和國家的介入,現在很多暴雷平臺都已立案調查。但現在很多人都很擔心,立案到底有沒有用?立案了是不是也拿不回自己的血汗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立案的那些事...

01


為什麼很多平臺都以非法集資定罪?

通常來講,非法集資,不是罪名,是一個行為描述。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各種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物、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非法集資的行為特質主要體現三點:一是未經批准、二是公開性、三是資本的回報性

但是,非法集資就一定是犯罪麼?其實也不一定是這樣的...

目前已暴雷平臺,被經偵起訴的罪名主要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簡稱“非吸”)和集資詐騙罪。目前大部分平臺都被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名起訴。

以集資詐騙的罪立案調查平臺之中,最大的代表就是投之家這種無良平臺。

非法集資和集資詐騙,這兩者雖然從行為上都是非法吸收了投資人的錢,但是集資詐騙的目的是單純為了坑你的本金

而從量刑上來說,非吸的最高刑期為十年,這個跟金額無關,100萬是十年,10個億也是十年,因為懲罰的是,投資者未經標準的這個行為。

但是,集資詐騙性質就比非吸嚴重多了,從量刑上來說,該罪名曾經的最高罪名是死刑,現在是無期徒刑。

這種平臺的想法就是想把投資人的血汗錢騙到手,然後轉移資產跑路。他們自然不會考慮到投資人的死活。

二者的區別主要是,集資詐騙是存心騙錢,開始就沒有還本付息的打算,而非吸則是以臨時佔有,還是有還本付息的主觀意願的,只是因為臨時管理不當,虧了,才沒辦法還上來

很多投資人認為是因為涉案金額多了之後,才會把罪名歸類到集資詐騙上面來。

其實也並不是這樣的,集資詐騙的刑罰更重,但是立案標準也低,10萬,就已經足以構成立案了,而非吸還是需要20萬的。從這個層面來看,國家對於詐騙罪,還是一種非常嚴正的態度的。

像投之家這種在行業內有一定名聲的平臺,打著權威的旗號,實際卻幹著集資詐騙的種勾當的平臺,真的是怎麼罰怎麼判都不為過!

02


接下來就聊到了一個實際問題了,如果那些暴雷的平臺已經被立案了,我的錢能不能要回來,要多久?

我們首先要明白,一旦立案,就是一場長跑。首先是經偵調查真實債權債務情況,核算資產評估及變現,然後移交法院處理,最後是庭審結束按清算後的資產進行比例退還。

根據以往結案退還案例,一般退回金額以平臺真實資產為主要依據,庭審時間在1-2年左右(雷潮的平臺可能會更久一些),退還本金在40%上下,具體要看平臺真實資產情況,這方面可以諮詢經偵辦案結果得知

也有踩雷受害人擔心自己的錢會充公,這其實是一個誤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 查封、扣押、凍結的易貶值及保管、養護成本較高的涉案財物,可以在訴訟終結前依照有關規定變賣、拍賣。所得價款由查封、扣押、凍結機關予以保管,待訴訟終結後一併處置。

就拿E速貸非吸案為例,平臺實際控制人最終被判9年半有期徒刑,待收金額為9.5億,未兌付金額為9.1億元。

這個數字最終的確認是需要由法院收集完報案人的合同之後,聘請有專門有資質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最終得出來的數字。

這裡面司法部門同樣需要付出很多人力物力,這個審計報告就需要一筆錢了。同樣的,如果是E速貸這種有真實資產的,法院還需要支出天價的管理費和保管費。

更別說這裡需要付出的人力資源了。

如今E速貸的案件最終能夠賠付多少還不清楚,但是單從數字來看,如果一切都真實,是足夠百分百賠付的,然後還可以順便創下一個歷史先河。

所以大家放心,不會出現報警了,法院凍結了財產,最後拿不到錢的情況。另外,如果相關財物被使用或揮霍而丟滅,不足部分會轉為被告人的債務

因此,如果發現平臺可能出現問題,或者已經出現問題的,請毫不猶豫地蒐集材料,然後報警。

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你希望平臺老闆良心發現還錢,還是把希望放在執法人員身上,每個人心裡都有不一樣的想法。

走法律途徑,雖然等待的過程很煎熬,但相信還是會有一個合理的交代

03


立案之後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如何跟進立案後的進展?

小編採訪了相關律師,律師是這樣講的:已經立案的情況下,由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等罪名都是公訴案件,在偵查期間需要保密辦案,我們投資人及其代理人很難看到正在形成的卷宗,甚至案件辦理的進度都不能及時知悉。

這時候,不要怪一線辦案的警察,他們如果把風聲放出來,也怕一些不法分子會銷燬證據或狗急跳牆。

此時,最好的辦法是:

(1)閉上嘴,默默收集線索。少說話,多辦事,定期安排固定人員與警方辦案人員溝通,其他時間不去單個滋擾警方;

(2)積極安排投友們發現、收集與財產相關的線索與實際控制人隱匿地點相關的信息;

(3)綜合大家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成書面材料,用EMS寄送給辦案民警,切記:在快遞單上寫明,到底寄送了哪些什麼樣的材料,以留存證據。

我們又如何知道立案後的進展呢,針對這個問題,小編諮詢了辦理P2P相關案件的一線警官。

一線警官:案件偵辦後,很多投資人很想了解案件進展,追贓比例,資金能返還多少,能不能先返還一部分……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公安機關在偵查中可發佈的信息並不多,一般就是案件進度(比如什麼時候立案了,什麼時候逮捕了,什麼時候移送起訴了),其他信息不便發佈。

信息發佈一般由主辦機關來發布。你可以關注主辦機關的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或者當地官方的其他媒體來了解。投資群體人員間的一些小道消息以及非官方媒體傳播的相關消息,千萬不要相信,更不應傳播。

因為這當中的投資群體利益紛繁複雜,相信主辦機關一定會秉公處理;同時,不少案發事實表明,當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會通過故意歪曲事實或滋事生非,達到一己之利或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因此,絕不可相信那些搬弄是非的謠言,更不應搞所謂的“抱團維權”,既影響精力與秩序,也給受理調查或偵查工作添亂。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P2P平臺立案的相關信息,與立案後大家應該如何繼續維權的資料。最後,小編希望每一位投資人都能拿回自己的血汗錢,如果您還有什麼需要提出的建議和好的想法,請給我們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