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今天是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

一個大家都不太記得甚至不知道的節日

不放假、不促銷

似乎與我們普通人沒有任何關係

但盟妹子今天想帶大家去認識一下這群人

這個目前為止

貴州大約有 14.477 萬個視障者的群體

如此龐大的一個群體與我們生活在一起

卻如隱形人一般極少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他們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生活

打破命運的枷鎖,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2011年,阿幼朵老師為凱里三棵樹鎮的一個視障小夥——梁家福寫了一首歌曲《待到花開時》,請家福與她一起合唱,帶家福到北京錄音,帶家福一起上舞臺表演。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他們相識於黔東南州舉辦的“唱響苗鄉侗寨”大型歌唱比賽上,當時阿幼朵老師擔當評委。

當梁家福出場時,阿幼朵老師瞬間被他的歌喉所驚豔,而他的狀態更讓她深受感動。之後便專門為他做了這首歌,並邀請他一起合唱。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那年他們一起上了黔東南州的春節聯歡晚會,演唱了這首歌,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這個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視障小夥子。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2015年,貴陽市白雲區第三中學盲人女教師劉芳入圍了“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候選人。從此讓大家認識到了這個敢於與命運抗爭、愛崗敬業的好老師。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1997年,劉芳被醫生確診為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2007年,她徹底雙目失明。

面對殘酷的現實,她不向命運低頭,始終堅守在自己最熱愛的教育崗位,給無數學生提供了溫暖,成為了孩子們心目中最親愛的“媽媽”。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2018年,貴陽國際馬拉松賽在貴陽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鳴槍開賽,參加比賽的選手來自世界各地,而在這些選手中,有一群特殊的人。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他們是阿幼朵老師組織的視障陪跑團。他們五個人陪伴一位視障跑友一起奔跑,為保護視障跑友不被撞到,形成了前面兩人開道,一個人牽繩子,後面和左右各有一個陪跑員的屏障隊形,讓視障跑友能跟正常人一樣的奔跑,他們一起出發一起到達。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他們的口號是“在你身邊在你身後”,這正是他們這次陪跑的隊形,也是他們參與愛心陪跑、呼籲大家關愛視障人群的宗旨。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他們陪著視障跑友跑完了全程,讓他們有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跑完馬拉松,視障跑友心情激動,多次表達了對視障陪跑團的感謝,讓他們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左起第二個是杭州小夥孫冬勝,另一個是安徽合肥小夥金繼哨,女生是桂林姑娘王一帆,是阿幼朵老師把他們從不同的城市邀請過來的,跟貴州結緣,他們很快樂!

視障陪跑團用口號告訴視障跑友“我們在你身邊,我們在你身後”,也用口號呼籲大家更多的關愛這個群體。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像他們這樣的人在中國有很多。他們被上帝關上了一扇探知世界的“心靈之窗”,失去了生命中的色彩,置身於黑暗之中。但他們不屈不撓,努力掙脫命運的枷鎖,一直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在黑暗的世界裡生活

沒那麼簡單,但也不那麼難

張賢波,貴陽旭康盲人專業推拿店的老闆,從小雙目失明,沒上過學,靠自己的努力在貴陽開了三家盲人按摩店。


店裡的按摩師都是有視力障礙的人,他們憑手藝和共同的特徵聚在了一起。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店裡的生意很好,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充滿歡聲笑語。一邊給客人按摩,一邊聊聊天,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店裡除了按摩師,還有一些被請來煮飯打掃的普通人阿姨們。她們除了煮飯打掃之外,有時還擔任著這些按摩師出行的領路人。

我們總認為他們是弱勢群體,看待他們常常伴有憐憫的目光。然而在他們的心裡,更加希望大家把他們看成普通人。“我們和你們是一樣的,除了看不見,我們之間沒有什麼不同。”張賢波說道。

能玩智能手機、能微信打字聊天,手機上安裝一個讀屏軟件,就能和大家一樣上網,普通人通過手機聊天甚至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的不同。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他們雖然看不見,但每天都過得很快樂。他們喜歡唱歌、有獨特的划拳方式,沒事會亮兩嗓子,吃飯喝酒高興了還會劃兩拳。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在生活中,出行對於他們來說算是比較困難的,但他們也找到了很好的解決辦法。去離家遠的地方可以滴滴打車、離家近的地方摸清了路,現在也不需要人領路了。“現在出門還是很方便的”張賢波說道。

但是提到貴陽的一些無障礙設施建設,張賢波也感到有些無奈“很少坐公交,因為不知道到站的是幾路。貴陽的盲道鋪設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所以我們不太會一個人去太遠的地方。”

儘管視力障礙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但他們都在積極地尋找著應對之策,始終樂觀地生活著。

成長

貴陽市盲聾啞學校的師生們

“我希望高中畢業後能去大學學音樂。”盲高二班的學生餘歡說出了他的夢想。他是理科班的學生,學的樂器是長號。學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會一樣樂器,音樂和推拿按摩是他們的專業技能,也是他們最主要的生存技能。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他們入學除了學習語文、數學等我們普通人學習的課程之外,音樂和推拿也是他們必學的課程。”盲高二班的班主任介紹了學校學生們的課程設置。

“他們學的課程和普通學校是一樣的,語數外等各個科目的難度和普通學校也都是一樣的,課本也是根據普通學校的教材翻譯過來的,除了數學物理等一些教材裡的圖片實在無法翻譯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同。”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盲高二班的班主任謝燕燕老師是從普通學校調過來的,在這所學校任教了十幾年,是學校唯一一個物理老師。她一開始來的時候並不會盲文,是來了之後才學會的。

在學校教書的這十幾年裡,她有許多感觸。她表示,這些年其實社會對於視障人群接受度很大,反而是家庭對於這些孩子接受度更小一些。許多家長無法接受這一事實,覺得是一種痛,不知道該如何教育他們。

“你們可能感覺身邊好像沒有那麼多視障者,實際上數據是非常龐大的。富裕一些的地區都知道把孩子送到學校裡來,但是貧窮地區的孩子很多都沒有入學。所以學校孩子們的入學年齡都比較大。”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老師表示入學年齡晚的原因是:一、家長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自己也不清楚。二、家長不知道有這樣的特殊學校。雖然學校有做過許多宣傳,但是可能宣傳力度還不夠大,所以許多家長都還不知道有這樣的學校。

在學校裡能看到孩子們都非常樂觀開朗,老師說這是因為學生們在這裡找到了同類,大家能玩得很好。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但是反向的,我們也希望孩子們能夠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的大環境中去,所以我們也有做過一些融合教育的課題,讓孩子們去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當談及孩子們高中畢業之後進一步接受教育的問題時,老師表示現在孩子們大學能夠選的專業很少,只有音樂表演和針灸推拿兩個專業,這些年雖然又增加了心理諮詢專業,但選擇面還是很窄。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對於特殊學校畢業的學生,國家設立有特殊的大學供他們進一步學習,上普通高校的學生很少。

在就業方面,老師說學校之前也有過上普通重點大學的學生,但畢業之後大多從事的還是針灸推拿工作。學校也有過學生幹別的工作過,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所以還是以針灸推拿為主。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從教這麼多年,謝燕燕老師的感受頗多。雖然現在社會對於視障人群的接受度比較高,也在關愛視障人群這方面做了很多,但她還是有許多期許。

對於有視障者的家庭,她希望家長能給孩子們更多的關愛。對於教育,她希望能將融合教育做得更好,讓孩子們能夠真正地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不要讓他們感覺到是一個孤獨的群體,能夠真正融入到社會中去。

環境

一點點用心能讓他們的生活有很大改變

盲道被佔是一個討論無障礙設施建設時老生常談的話題。可即便談論過很多次,情況卻似乎並沒有太大改善,更甚於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和摩托車、小攤販佔道售賣、機動車的“車位”……盲道真的很“忙”。

除了盲道被佔之外,一些奇葩的盲道鋪設也讓人匪夷所思。甚至常常有人說盲道不是來解決盲人出行的,而是用來解決盲人的。

回行盲道、盲道上有電線杆、垃圾箱、井蓋、消防栓……這樣的盲道他們怎麼敢出行?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對於普通人來說,過馬路“紅燈停,綠燈行”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視障者怎麼知道什麼時候紅燈什麼時候綠燈?坐公交,看好幾路上車就行,但視障者怎麼知道到站的是幾路?

在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時,能不能稍微考慮一下他們,為了讓他們能夠方便出行,是否能在這些地方做一些語音提示,讓他們能輕鬆獲知信息?

在標識方面,雖然在貴陽許多公共電梯都已經開始有了盲文標識,但還是有許多公共設施缺少盲文的指示,比如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盲道被佔、奇葩的盲道鋪設、無障礙設施建設欠缺……這些方面的問題其實從本質上來看還是大家思想上的欠缺。

盟妹子覺得,或許我們可以把這些方面加入到中小學生的思想教育中來,和尊老愛幼、尊敬師長等內容一起寫入課本中,從小就教育他們關愛視障人群,這樣也許更有效。

而在城市建設中,或許我們可以更關愛這一群體,多一點用心,少一點敷衍,將一些基本的無障礙設施納入到城市建設規範上來,或許奇葩盲道和一些設施的欠缺問題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在教育公平和就業選擇上,如果國家能夠找到更多適合他們學習和工作的種類,而不是大學只能選擇針灸推拿、音樂表演等專業,就業只能從事盲人按摩、音樂表演,也許他們的就業能夠得到更好地解決。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隨著國家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素質越來越高,對於視障人群的接受程度逐漸變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他們,為他們做了許多的事。

但我們做得還是不夠,我們希望他們不要像隱形人一樣遠離我們的生活。希望能在街上、公共交通上、各個適合的工作崗位上、普通的校園裡都能看到他們。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他們在生活上有很多不便,他們的出生或許難以被家人接受而缺少了很多父母的疼愛,雖然現在人們的素質普遍提高,但他們仍有可能遭受到別人或異樣、或歧視的眼光。

然而他們除了缺少了一種感知世界的能力之外,其實跟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積極向上、樂觀開朗,他們不需要我們憐憫和同情的目光,他們只需要我們一視同仁。

今天是國際盲人節,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得到大家的關注,不是同情的關注,而是出於素質上的,如同不要佔用公交車道一般的在意他們應享有的權利。

不佔用盲道、不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考慮一下他們的不便,這些稍微用心就能讓他們生活大不一樣的行為,或許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圖片來源:盧勇、多彩貴州網、貴陽市盲聾啞學校、阿幼朵老師

特別感謝貴陽市盲聾啞學校、阿幼朵老師、貴州省殘聯提供的信息

國際盲人日,我們把頭條留給這14.477萬貴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