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立華爲何收養瞿恩和林娥的孩子卻不敢面對瞿家人

人間正道是滄桑劇中,立華和瞿恩曾經情投意合,卻因信仰分道揚鑣,錯失彼此。立華選擇了董建昌,成了革命的伴侶。瞿恩遇到了林娥,共同的信仰促使林娥對瞿恩崇拜有加。在林娥眼裡,瞿恩就是信仰的化身。瞿恩失去立華後,面對林娥純淨的眼神,似水的柔情,瞿恩這個孤苦英雄終受感化,兩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人間正道是滄桑:立華為何收養瞿恩和林娥的孩子卻不敢面對瞿家人

危難之際,瞿家一家被迫緊急轉移,林娥恰好在此時早產下一個男孩,母弱孩小,無法一起帶走。瞿媽媽焦頭爛額之際,想到求救於立華,她料到只有立華能保住孩子,也只有立華肯收留孩子。除了立華曾愛慕瞿恩,對瞿恩個人的感情外。立華也曾經常到訪瞿家,瞿媽媽待她如自己的孩子,瞿霞和她情同姐妹,立華坦言很喜歡瞿家一家人,也喜歡他們的家庭氛圍。

人間正道是滄桑:立華為何收養瞿恩和林娥的孩子卻不敢面對瞿家人

瞿媽媽因瞿霞的事親自登門楊家求救過立華,立華在救瞿霞的事上有過猶豫和逃避。瞿霞被哥哥立仁親手送進監獄後,立華有過遺憾和悔恨,她肯定想過如果當初不顧一切出手相救,那僅有的一絲機會會不會讓瞿霞轉危為安,至少免去八年的牢獄之災。畢竟瞿霞是好姐妹,曾經工作的好搭檔,拋去各自的信仰和後來所做之事,她們原本可以一直情投意合的。在瞿霞之事上,立華對瞿媽媽又增添了愧疚,覺得自己沒有做到盡力而為。瞿霞是被自己的親哥哥立仁親手送進監獄的,想當初瞿家對立華和立青的照顧,楊家虧欠瞿家太多,不僅沒有做到回報,還有些恩將仇報的意思。

人間正道是滄桑:立華為何收養瞿恩和林娥的孩子卻不敢面對瞿家人

當瞿媽媽求救立華救下自己的孫子時,立華深知其中的難處,一個無辜的小生命,一個鮮活的小生命,面對瞿媽媽的懇求,這次,再難立華也無法拒絕了,她答應了下來,把瞿媽媽的孫子,瞿恩和林娥的兒子帶回了家。立華給孩子起名費明,視如己出的撫養和教導,在養育費明上,她不僅做到了仁至義盡,還是一個優秀的媽媽,動盪之際,家難之刻,她都儘可能予給孩子物質的保障,提供好的教育條件。楊家的其他人,還有董建昌也把費明當成自家孩子,在和諧又溫暖的家庭氛圍裡,費明長成了一個帥氣,活潑,開朗的大男孩。

林娥和瞿媽媽先後見到了孩子。林娥陪費明玩耍時的嬉戲和深情,讓立華看到了林娥內心透出的糾結和散發的母愛。費明親口叫奶奶時,瞿媽媽感動的熱淚和不捨的眼神,讓立華明白那無法割捨的血濃於水的親情。經過這麼多年的養育,她把費明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不僅有了深厚的母子之情,費明也成為了她的精神支柱。她最擔心她們提出要回孩子,她萬分不捨,可於情於理,無法改變的事實是費明是瞿家的孩子。還要面對如何跟孩子解釋他的身世,如何讓孩子坦然接受事實和改變,以孩子的年齡和閱歷,他無法理解大人們的所作所為,更無法瞭解所處的時代。

人間正道是滄桑:立華為何收養瞿恩和林娥的孩子卻不敢面對瞿家人

幸運的是,瞿家是開明的家庭,瞿媽媽是智慧的長輩,林娥是隱忍的母親。她們認為,生育之情無法割捨,但養育之恩更是恩重如山,也為了孩子的成長,就默認了把費明留在楊家。她們看到立華和費明的感情,知道立華的不捨,就一直沒有跟立華提要回費明的事。長大後的費明,從大人的言談舉止中,察覺到了自己的身世。縱然獲知自己的身世後,有過驚訝和難過,他是一個從小在愛中長大的孩子,不缺母愛也不缺親情,對感情和家庭有了自己的認知和主見,他沒有追問,而是自己選擇繼續留在楊家。

人間正道是滄桑:立華為何收養瞿恩和林娥的孩子卻不敢面對瞿家人

立華是有大格局的人,善良之人,沒有因情生怨,大度寬容的收養起故人的孩子。換言之,沒有擁有故人,但擁有了故人的孩子,這也是一種撫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