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7500億資金!央行降准後理財收益有何變化?

導語:10月07日11點53分,央行突然放出大招,宣佈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在對沖4500億MLF資金外,還可以帶來7500億的增量資金——這是年度金融市場又一重大事件。

釋放7500億資金!央行降準後理財收益有何變化?

昨日,央行突然放出大招,宣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在根據央行官網的新聞通稿以及答記者問,此次降準的主要信息有以下幾點:

1、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2、央行同時宣佈10月15日到期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作,跟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對沖。

3、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在對沖上述4500億MLF資金外,還可以帶來7500億的增量資金

4、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5、降準是否會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央行的回答是:“不會形成貶值壓力。”但是,“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降準是中國央行最致命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幾乎等同於降息,當降準後商業銀行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流動資金,並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法定準備金減少→商業銀行放貸能力增加→社會總貨幣量增加→貨幣擴張、經濟擴張”的方式影響全社會的投資、消費甚至出口,在目前銀行存款高基數的背景下,央行哪怕是降準僅有0.5%,對社會信用的擴張都是不可估量的。

其於此,央行對降準工具的作用往往慎之又慎。自2015年10月24日降準降息後,2016年、2017年央行從未使用過,但是進入2018年後,經濟形勢發生巨大的變化央行重啟降準工具,本次是年內第4次降準。

釋放7500億資金!央行降準後理財收益有何變化?


一、人民幣貶值壓力猶存

毫無疑問,再次降準釋放長期低成本資金,對銀行、股市、企業來說都是利好,但在給市場提供利好的同時,有機構擔心降準會給人民幣匯率造成貶值壓力。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表示,此次降準市場應早已預期。選擇這個時間節點操作,對流動性、預期、情緒影響皆偏中性。看來九月經濟數據進一步明顯放緩,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

不過,市場也在普遍認為,儘管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但相對可控。本次降準仍然是實質中性的貨幣政策操作,而央行也不排除使用其他必要措施(包括逆週期因子、掉期操作等)穩定市場預期,維持匯率的基本穩定。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降準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了流動性結構,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

本次降準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更加鞏固。作為大型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出口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中國經濟以內需為主,製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進口依存度適中,人民幣匯率有充足的條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穩定市場預期,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不過,由於國慶期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演過山車般行情,多次突破6.90重要關口,目前在岸和離岸價差高達300點,所以市場普遍認為,節後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會小幅補跌,但幅度可控。

釋放7500億資金!央行降準後理財收益有何變化?


二、降準對理財的影響有哪些?

儘管央行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中明確表態:“本次降準,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降準不會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但是,在一些銀行內部人士看來,本次降準還是會對人民幣資產,特別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產生衝擊。

1.銀行理財產品

其實,此前國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已出現一輪比較明顯的下降。相關數據顯示,銀行理財在今年2月平均預期收益率達到4.91%的高點後,連續7個月下跌,部分國有銀行中期(3-6個月)理財產品收益率降至4%以下。收益率和規模均大幅降溫,而降準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這種趨勢。

杭州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從過去的經驗看,降準啟動3個月後的銀行理財收益率會出現顯著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

2.貨幣基金理財產品

貨幣基金是許多用戶的最愛,從4月份開始貨基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開始下跌,目前平均收益率都在3%左右,尤其是餘額寶已經跌破3%。

由於貨幣基金投資的主要是流動性較強資產,如現金、期限在一年內的債券、央行票據等。降準之後,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會變得相對寬鬆,這些資產的收益就可能會下降,從而造成貨幣基金收益下降。

對於貨幣基金的投資者來說,未來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利息損失,而至於能不能漲上去,還得看市場情況。

3.P2P理財產品

對於P2P理財來說,受到降準的影響較小,因為P2P的資金交易是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借貸,跟銀行關係不大。

但是由於P2P備案的考驗,大部分P2P平臺都降低了理財產品的收益,目前平均收益率已經跌破10%,未來可能會繼續下降到8%左右。

釋放7500億資金!央行降準後理財收益有何變化?


總結: 綜合上面幾類理財產品來看,受降準的影響,大部分收益都會出現小幅度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