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業數據回暖,蝴蝶銀持續強化合規建設

8月過後,網貸行業市場信心與監管現狀正在轉變。

經歷了7月份之後網貸平臺“大逃亡”,監管在8月份上旬開始政策加碼。

8月8日、13日分別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併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

監管出手,是市場信心恢復的推力。

從數據結果來看,市場恢復的過程中,也顯現出一種兩極分化的現象,即:個別頭部平臺數據回暖明顯,而其他平臺交易額普遍下滑。

危機有所緩和,但影響仍在發酵。

P2P行業數據回暖,蝴蝶銀持續強化合規建設

一、危機緩和,市場恢復情況兩極分化

8月份,網貸行業成交額呈現出分化趨勢,一面是網貸整體交易額環比下降29.3%至874億元,降幅進一步擴大;另一面是個別頭部平臺數據回暖明顯。

1、部分平臺淨流入環比增加

從數據來看,前100家網貸平臺中,36家平臺成交額環比正增長。相較於7月份的22家,提升明顯。而淨流入增加的平臺中,體現在個別平臺,包括陸金服、紅嶺創投、拍拍貸、有利網、點融等。

同期,前100家網貸平臺裡的另64家成交額普遍降幅在20%-40%之間。這顯現出,行業資金流向更加集中,投資人對陸金服等實力與品牌度相對更高的平臺信心恢復更快。同時,受危機事件影響,投資人在行業危機緩和後選擇更加審慎,陸金服等頭部平臺資金聚集效應更加明顯。

2、問題平臺環比大幅減少

8月份,網貸行業出現了問題平臺48家,相對於7月份的123家大幅減少。問題平臺主要表現為清盤和網站關閉,分別有27家和9家,二者合計佔同期行業問題平臺總量的75%。

8月網貸平臺的減少,意味著上一波行業出清後市場的緩和。

P2P行業數據回暖,蝴蝶銀持續強化合規建設

二、監管發聲重提市場信心,轉危機為契機機遇來臨

8月以來,面對行業危機,北京、上海及長三角、廣州等多地金融局和互金協會展開行動,要求平臺充分披露業務、資金合規情況,叫停不合規、容易引發流動性危機的計劃類產品,發佈終止、清退業務指引,成立規範發展工作組,完善風險緩釋機制等。

1、“政策底”已現,監管發聲,行業重拾信心

8月份監管機構和各地自律組織動作頻發,除上文交代的互金整治辦下發兩份文件外,中國銀保監會也召集四大AMC開會,協助化解P2P風險。這些對於穩定市場情緒,遏制行業風險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市場數據也佐證了這種行動的成效,8月問題平臺數量大幅下降到48家,涉及待還本金也降到150億元左右,爭議平臺數量下降到21家。行業信心受監管政策影響也有所提升。

2、危機潛在的因素仍在,合規仍是第一要務

危機有縮所緩和,但危機爆發的因素仍潛藏著。對平臺來說,要健康發展,任重道遠。

從業者須正確認知P2P網貸的商業模式、風險特徵、法律責任,合規經營,提升運營能力,積極響應政策、應對危機、高效整改,尊重、維護金融消費者正當權益。

P2P行業數據回暖,蝴蝶銀持續強化合規建設

作為高度重視業務合規發展的平臺,蝴蝶銀將繼續秉持合規運營,嚴格把控風險,堅持專業、穩健、透明化的運營模式,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良性規範發展,為廣大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