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徵信不良,全家跟著受影響!

​​​買房困難成了很多人的心病。然而,比起沒有首付,或者因為外地戶口而被阻擋在購房資格以外更揪心的,是因為個人徵信而不能買房!

前些天,小何因為自己的徵信問題而遲遲不能買房。

原來,因為他之前大學時候辦的助學貸款,未及時還款,所以造成信用報告的汙點而影響了他的購房資格。

最後實在沒辦法,只好用妻子的名義去申請貸款。但材料交上去之後,銀行卻以小何的徵信問題為由拒絕貸款,小何慌了神,目前還在焦急想辦法解決……

妻子很不高興,說他拖了全家的後腿!


一人徵信不良,全家跟著受影響!


一、徵信不良的影響

1、夫妻之間的徵信評級是會相互影響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章“家庭關係”之第十七條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獲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與之對應,產生的債務也共同承擔。

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在法律層面,屬於一個“經濟共同體”。

因此,商業銀行在考察個人信用狀況以決定是否發放貸款時,的確是會考慮到其配偶的信用狀況。比如,已婚者在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時,會被要求填寫配偶的姓名、證件號碼、工作單位、聯繫電話等信息。

具體到房貸,因為婚後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所以徵信審查也必須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

所以,如果是夫妻兩人中信用確有一方徵信較差,那能夠有的辦法就是申請貸款時以個人信用較好的一方為主貸人,信用較差的一方為次貸人,一般收入和徵信沒太大問題,審批問題不會很大,但在借款利率和額度上可能會吃點虧。

但如果是逾期、黑戶等嚴重的徵信不良情況,那銀行就可能直接拒貸了。


一人徵信不良,全家跟著受影響!


2、其他親屬之間的徵信評級是否相互影響

首先說“直系親屬”,即和自己有直接血緣關係或婚姻關係的人,一般指父母、夫妻、子女。

前面講了,貸款時之所以要考察配偶的評級,是因為夫妻屬於“經濟共同體”。而父母、子女,則是“養”和“育”的關係,屬於獨立的法律主體,也是獨立的經濟主體。

因此,一般來說,夫妻之外的直系親屬,其徵信評級不會相互影響。

以下情況需要特殊留意:

如果父母不止有信用汙點,還上了“黑名單”、“老賴”名單,一定會牽連到子女。導致子女入團入黨、考公務員無法通過政審,也可能會無法通過一些私立學校的入學審查。

如果子女是父母的貸款擔保人,父母的不良信用記錄更會直接影響子女的貸款審批。

至於“旁系親屬”,法律和經濟層面的關係就更為疏遠,因此在徵信領域也不會干擾他人。


一人徵信不良,全家跟著受影響!

二、夫妻“公積金”信用不佳直接拒貸

銀行要放房貸會只看夫妻的徵信,相比之下,政策性質的公積金貸款就更嚴厲了:它不僅看夫妻雙方個人徵信報告,更看在公積金中心的個人信用狀況等,後者會更嚴格。

查閱相關資料可知,在公積金中心的個人信用狀況也包括很多方面。

據媒體報道,在住房公積金業務系統個人信用狀況認定使用方面,借款申請人及配偶任一方有以下情形的,直接不予公積金貸款:

①歷史公積金貸款被中心提請訴訟,或因其他訴訟公積金中心作為抵押權人直接參與財產分配;②五年內有違規使用住房公積金情況的;③其他情況證實借款申請人及配偶一方有嚴重失信行為的。

以上條例規定在很多城市已經實施,相比徵信的不良,公積金貸款的信用審批嚴格程度更加,這也是很多地方都要求提供夫妻雙方的徵信報告的原因所在。

也不用覺得銀行查夫妻雙方徵信的行為不對,因為從法律角度,只要人一旦結婚,婚姻雙方不僅財產共有,負債當然也是共有,銀行出於嚴控風險角度,查借款人配偶的徵信也屬於理所應當。


一人徵信不良,全家跟著受影響!

所以,蝶叔一再說個人徵信是個好東西,一定要重視,不僅說的只你自己,也包括你的身邊人。

一旦你的個人徵信有不良情況出現,影響的就是你整個家庭,尤其一旦家庭面臨買房、買車等重要節點,個人徵信的作用會是你無法想象的重要。

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珍惜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