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收藏!物理很難,該怎麼學習?從大方向上給七個建議

相比初中物理,高中物理不僅內容多,而且難度也大,能力要求會更高,往往使得很多初中物理學的不錯的同學,進入高中後不能夠很好適應而感到困難,究竟要如何學好高中物理,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要有很強的自信。

很多同學,特別是女同學,在進入高中之前,或者在剛進入高中的時候,就被“高中物理難學”“女孩子天生不是學理科的料”之類的觀點嚇住了,從心裡上給了自己一個消極的暗示。還沒有開始就給自己戴上了沉重的枷鎖。初次接觸高中物理,你就要充分相信,憑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學好!樂觀對待,付出實在的努力,你一定會成功!

二、要重視複習和預習。

做到上課前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所瞭解。這樣在聽課時,能將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最重要、最關鍵的知識點上,提高聽課效率,豐富感性認識,從而驗證自己預習時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也為自己在課外少留疑難問題,以便有更多的時間供自己支配。

三、要重視觀察和實驗。

物理知識來源於實踐,特別是來源於觀察和實驗,觀察是收集材料,積累數據獲得感性認識和認識客觀規律的一條重要途徑。要認真觀察物理現象,分析物理現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要認真做好物理學生實驗,學會使用儀器和處理數據,瞭解用實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要通過觀察和實驗,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同時,觀察要有目的性,在觀察時要明確觀察對象、條件、要求及觀察的計劃和步驟。

四、要重在理解。

學好物理,應該對所學的知識有確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識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或者是經過推理得來的。獲得知識,要有—個科學思維的過程。不重視這個過程,頭腦裡只剩下—些乾巴巴的公式和條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識,思維也得不到訓練。要重在理解,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五、要學以致用。

學到的知識,要善於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注意知識的運用,你得到的知識還是死的,不豐滿的,而且不能在運用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要在不斷的運用中,擴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識,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縱橫聯繫。隨著高考模式的改革,對同學們學習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不能僅僅侷限於掌握本學科知識,而且還要利用本學科的知識,去分析處理其它學科中與本學科有關聯的問題。

六、要重視練習。

做練習是學習物理的一個環節,是運用知識的一個方面。每做—題,務求真正弄懂,務求有所收穫。我國物理學家嚴濟慈先生曾說:“做習題可以加深理解,融會貫通,鍛鍊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道習題做不出來,說明你還沒有真懂;即使所有的習題都做出來了,也不一定說明你全懂了,因為你做習題時有時只是在湊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麼地方,不懂又在什麼地方,還能設法去弄懂它,到了這種地步,習題就可以少做。”所以說,做習題時要做到質與量的有機統一,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少做無用功。建議大家準備一個專門的筆記本,用於收集、整理平常練習及考試中出錯的問題,讓自己在這些地方不在犯第二次同樣的錯誤。

七、要勤動手,不浮躁。

常見許多同學,上課時不認真,總認為自己這也懂,那也明白;對自己做錯的習題,滿不在乎,馬馬虎虎看過了事;看參考資料,如同看小說,對自己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靈活運用能力,總是過於自信……結果卻事與願違,現實經常同這些眼高手低的同學開玩笑。它們在考試時總得不到高分,他人一提醒,對出錯的問題就能“恍然大悟”,就是自己獨立思考時,不能做出來。聽一百遍,看一千遍,不如自己動手做一遍。

總體上來說,基本都是沿著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這麼一條線索來學習的。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按照從簡單到複雜的認知過程對照學習的六個層次,漸漸發現自己所在的水平及排名,找出自身不足,進而確定自己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