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健康大講堂——世界盃,除了進球,還有受傷

航天健康大講堂——世界盃,除了進球,還有受傷

經過4年的漫長等待,伴隨著盧日尼基球場揭幕戰的一聲哨響,世界盃來啦!32強逐鹿俄羅斯,這是全世界足球迷的狂歡,一粒粒精彩的進球不斷刺激著我們的神經。與此同時,足球運動作為一種高強度對抗項目,在激烈拼搶的過程中受傷也較為常見。看到心愛的球星受傷,作為一個“偽球迷”,也著實心疼。一些超級巨星甚至因為傷病險些錯過這屆世界盃,比如“埃及法老”薩拉赫的肩部受傷、“德國門神”諾伊爾的左腳蹠骨骨折、西班牙“後防鐵閘”卡瓦哈爾的跟腱損傷等,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足球場上最易受傷的幾個部位。

航天健康大講堂——世界盃,除了進球,還有受傷

踝關節

航天健康大講堂——世界盃,除了進球,還有受傷

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稱重和運動關節,它由脛、腓骨的下端與距骨滑車組成,周圍有韌帶包饒。當運動員做伸屈運動時,距骨在關節窩內做前後的搖籃運動。由於距骨滑車前寬後窄,當足蹠屈時,也就是踮腳這個動作時,滑車較窄的後部進入關節窩內,足可以做輕度的內收外展運動,此時踝關節容易發生扭傷。由於外側的腓骨較低,可以阻擋距骨過度外翻,而內側的脛骨稍高,對內翻的阻擋不充分,所以當運動員跑跳時落地不穩易導致足的內翻損傷,伴隨著外側韌帶的撕裂、斷裂,甚至是撕脫骨折的出現,引起局部的腫脹、疼痛伴活動受限。

膝關節

航天健康大講堂——世界盃,除了進球,還有受傷

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髕骨及其周圍的韌帶、軟骨構成,內、外側副韌帶負責避免關節的過度內翻和外翻,交叉韌帶限制脛骨前後的過度活動,半月板介於股骨與脛骨之間,起到緩衝器的作用。比賽中運動員不斷改變體位,做小腿的伸屈、內外旋、內外翻等動作,幅度超出韌帶所能承受範圍時則會導致韌帶的損傷。半月板損傷多由旋轉外力引起,比如踢球時踢空、對腳,或跑動中被絆倒等,導致膝關節腫脹、疼痛以及關節交鎖。

跟腱

航天健康大講堂——世界盃,除了進球,還有受傷

跟腱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頭肌的肌腱在足跟上方約15cm處融合形成。有報道稱,當我們行走時,跟腱所承受的負荷可達體重的3.9倍,跑步時則可達體重的7.7倍,跳躍時,跟腱需要承受更大的作用力。運動員跟腱處的損傷,一般分兩種:慢性勞損和急性損傷,其中慢性勞損更為常見。跟腱慢性勞損最主要的病因是過度使用,長期高強度訓練和頻繁比賽造成的肌腱過度疲勞,引起局部充血、水腫、滲出、變性和粘連。起初症狀為局部的酸、脹或輕微的疼痛感,隨著病情的進展,可以變為持續性疼痛,活動加重。急性損傷經常發生在迅速的跑步、跳躍時,小腿三頭肌突然強烈地收縮,局部瞬間出現劇烈疼痛,足蹠屈受限,部分跟腱斷裂的患者局部會出現凹陷。

趾骨骨折

航天健康大講堂——世界盃,除了進球,還有受傷

在足的5個蹠骨中,第1蹠骨最粗大,發生骨折的幾率相對較少,2-4蹠骨發生骨折幾率較大。球場上大多數情況下,蹠骨骨折為直接暴力引起,如踩踏、飛鏟等;少數情況下,由於長期慢性損傷,第2、3蹠骨會發生疲勞骨折,第5蹠骨基底部由於腓骨短肌猛烈收縮、牽拉亦會發生骨折。

航天健康大講堂——世界盃,除了進球,還有受傷

除上面提到幾個易受傷的部位外,脛腓骨的骨折、下肢肌肉的拉傷,腹股溝拉傷等也較為常見。在世界盃期間,我們在看球的同時,學習一些基礎的醫學知識,當您腳癢炫技的時候,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防範傷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