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對衛生學的要求

1、新《GMP》規範關於衛生學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環境衛生、人員衛生、工藝衛生及衛生教育等方面,其衛生狀況的優劣與藥品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繫。就GMP的原則來說,藥品生產對衛生的要求應是十分嚴格的,其措施應是綜合性的並貫穿於整個生產過程,衛生與硬件、軟件都有關係;衛生管理與生產管理也必須互相配合,共同加強才能保證所生產的藥品質量。

《GMP》對衛生學的要求

環境衛生 係指生產區、生產廠房及其周圍衛生要求,也包括水和空氣。

人員衛生 主要指藥品生產現場人員的衛生要求。

工藝衛生 與所用的物料、生產流程和設備等衛生要求有關。

微生物汙染的重要因素 表現在以下七項:⑴建築物環境條件;⑵製藥設備、用具;⑶人員;⑷原料;⑸包裝材料;⑹水;⑺生產工藝(包括處方和製備方法)。

2、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應是(3)-(7)項,而其中人員被認為是最大的汙染源。以下針對生產管理人員作生理學的分析:

人員 即操作人員,只要不是無人工廠,與生產的全部過程都有關聯,認為是引起微生物汙染的最大要素。

健康人每日排洩的微生物數目相當於1014的程度,其中約1/1000是大腸桿菌。工作服等汙染程度調查結果如下表一所示。特別是口罩和襪子最引人注目,使用一日後,從內側檢出的細菌約是外側的100倍。由此可知從人體內排洩的微生物汙染程度不是難理解的。此外使用一日後的毛巾汙染情況如表二所示。不僅細菌數目增加到使用前的10-105倍,而且對大腸桿菌類染色檢查呈陽性,洗手後的擦手巾,不用說也有手被汙染的可能性,那麼最好採用使用後扔掉的紙手巾為好。

《GMP》對衛生學的要求

這樣一來人員成了最大的汙染源,所以,即使是生產非無菌製劑的固體制劑,操作人員在進入操作室也必須嚴格執行洗手製度,按工藝要求進行消毒,另外儘可能在避免暴露皮膚,穿戴好工作服等,因此加強工藝衛生管理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掌握操作人員的健康狀況也是極重要的,患病或有外傷的操作人員要暫時調換另外崗位,這一點《GMP》有明確規定並應嚴格執行。

《GMP》對衛生學的要求

99版《GMP》對工作服的選材,款式、穿戴方式、工作服的清洗和滅菌方法等均提出了具體要求,並規定不同生產操作工作區及不同潔淨區的不得混用。為了防止由工作服帶來的汙染,加強工作服的管理和嚴格執行更換專用服裝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