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以開放姿態應對川普的核要挾

張家棟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

剛剛宣佈要退出《中導條約》,特朗普於22日又開一炮,稱“美國將擴充核武器庫,直到別國“醒悟”,並且直言“這就是威脅,包括對中國和俄羅斯。”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很多現行國際機制都有調整的客觀需求,《中導條約》也不例外。但是用這種單邊主久的方式宣佈,未談先放炮,試圖先聲奪人,確實是特朗普的“個人風格”了。

特朗普威脅退出《中導條約》,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對美國和俄羅斯的安全形態影響不大。一方面,兩國都有足夠大的核武器庫,中程導彈不是必須的;另一方面,兩國有足夠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有可能填補中程導彈留下的戰略空間。因此,特朗普威脅退出的真實意圖並不在條約本身,而在於要調整對俄羅斯以及對中國等新興國家的核安全政策。

對於俄羅斯來說,《中導條約》是冷戰時期的少有戰略遺產了,是美蘇戰略均勢的產物,也是當前俄羅斯在美國面前獲得戰略平等感的主要抓手。一旦《中導條約》被廢除,美俄戰略對手的形象將會被削弱,對俄羅斯世界大國的認知將是一個衝擊。

對於中國等新興國家來說,特朗普的作法是利弊兼備。從有害的方面來看,中國等國家的戰略壓力將會上升。美國想重新用核力量,尤其是中短程核力量,來部分彌補美國常規力量優勢的削弱,以幫助其建立低成本霸權體系。這將對中國等國家的安全環境造成新的壓力。

一方面,美國當局對現有國際秩序的不滿,對過去的戰略承諾不放在心中。這將損害美國的戰略形象,將削弱盟國對美國的信心,從而也削弱了美國打壓新興國家的能力。另一方面,這也是國際格局調整以後的一種正常反應。國際格局調整了,國際秩序也要相應變化。這種變化在其他領域已經到來,在核不擴散領域的影響還算是晚的。特朗普的作法,也許只是反映了這一客觀需求。但他卻用單邊主義的方式來實施,主要是想盡快鎖定外交成果,為自己的執政成果加分,不願意按照常規外交路徑來走,是以免“自己栽樹,後人趁涼”。

隨著中國的發展,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增加,中國所要參與的國際機制也將會更多。從這個意義來說,如果有一天,中國參加《中導條約》修改的談判,我們也不要感到意外。這意味著傳統安全格局進一步終結,新的時代的加速到來。中國要儘快學習、適應新的安全環境,以進入一些過去很少涉及的國際領域。如果國際社會認為有必要,中國要積極主動地參與這類機制,併力爭通過多邊談判、國際合作的方式,擴大一些傳統條約的適用範圍,以更好地為人類社會和共同安全服務。(責任編輯:王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